10月12日,在贵州省贵阳金阳新区金清大道附近一民房内,正在运行的一架“货梯”突然从15米左右的高空坠落,造成货梯上6名工人摔伤。事发后,据有关部门了解,这个货梯根本不属于电梯范畴,只能算是一个升降装置,与正规的电梯有着很大差别。但据质监部门统计,这种情况在金阳范围内却有100余家。这种“山寨电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低廉。有关部门人员表示,如果按照四层楼算的话装一台正规电梯要20万左右,而这种“山寨电梯”总成本不到1万元。巨额的差距导致一些抱有侥幸心理的人们强烈地追捧,正是这种盲目追捧让“山寨电梯”埋下了安全隐患。
事故发生后问道相关人员处理意见时,金阳安监部门表示,他们的职能也只是安全生产监督及带有生产经营的安全隐患方面的查处,对于家庭自行的行为,不能对其进行处理。
纵观整个事件,我们不难发现,惨剧的发生并不只是偶然事件,人们缺乏安全意识是导致这类事件的根源。为了贪图一时的便宜,而致人身安全于不顾,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我们不禁感叹,人命岂能山寨。虽然政府规定了特种设备的范围应该是潜在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重大经济和较大社会影响的设备。然而家庭自用或擅自改装的,并不属监管范围,这就给不法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机,“山寨电梯”才能如此猖獗地运行在居民楼内。民众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人身安全与生活息息相关,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对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命负责。防微才能杜渐,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具体落实惩处办法,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宣传,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减免“山寨电梯“这类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才能真正做到“十二五”规划中所提到的标本兼治,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