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贵州举行全省电煤保障专题会议,省长要求,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力争两年内摘掉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全国第一的“帽子”。
据了解,今年1至9月,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3.6%和33.6%,但仍居全国首位,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
针对贵州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式,笔者对贵州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三项建议:跳出安全抓安全;安全生产有条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
跳出安全抓安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
贵州有优势有劣势,优势是旅游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易于发展农业、旅游、会展、高科技、文化产业、中药材种植、酒类生产、劳务输出等,劣势就是地质保障技术不能很好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贵州煤矿安全就要跳出安全抓安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会展、高科技、文化产业、中药材种植、酒类生产、劳务输出等,转变观念,营造舆论。这是贵州煤矿安全生产好转的根本之路、必由之路。煤矿安全好转既要转变观念,又要大循环,就煤矿抓煤矿安全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指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贵州打造成“没来过的想来,来过了的还想来,来了就不想走”的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地。用好旅游资源这张“牌”,可以把贵州省旅游资源优势变作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推进贵州的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延伸一二三产业的市场链、产业链和消费链,培育复合型的新产业,可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旅游发展要以政府为主导、尊重整合民众意愿。坚持以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面向生产、面向民生、面向群众的服务业。发展同时要坚持寓生态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融产业发展于生态建设之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贵州最核心的民生是增收,最突出的民生是脱贫,最急迫的民生是农村危房改造,最长远的民生是教育,最普遍的民生是社会保障,最根本的民生是就业。
除此之外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提高贵州文化的软实力,提高多彩贵州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
同时要通过实施好“十大民生工程”,突出打好扶贫脱贫的攻坚战,实施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应该说贵州省思路清晰,定位准确,抓住了本质。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搞好煤矿安全生产。这是大前提。煤炭生产不是贵州最大的优势,只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把煤矿的安全生产抓好。
煤矿安全生产有条件
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省长说力争两年内摘掉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全国第一的“帽子”。为此,贵州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安全发展,抓住根本、抓住要害,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要主动、科学、预防事故,被动应付是下下策,不能一出事故就出规定,规定多未必是好事,这几年贵州出了好多规定,但事故仍然多发。
有关领导从黔南州荔波县安平矿难反映的情况中总结出了五大突出问题:一是突出问题极不重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这个情况比较普遍,也比较严重;二是突出问题不按安全规程做;三是突出问题放松监管和对抗监管;四是突出问题打非法反违章,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解决突出问题;五是突出问题仍然是不重视、不落实。
接下来,贵州要按照10月8日煤矿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重查“五个严禁”。严禁非法违法建设和生产;严禁违规审批联合试运转,已经审批的94个煤矿由煤监分局下达停止通知,公安厅把火工的电子钥匙锁死;严禁违反安全规程作业,无论是瓦斯、水、顶板必须按安全规程作业,矿长带班下井;严禁放松监管和对抗监管,包保责任制一定要落实到位,注意应对目前换届工作期间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和包保责任制的落实;严禁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发现后要重处和追究责任。
发展经济注重秩序
坚决打击非法违法生产
前两项是疏通,旨在预防,这项是打击非法违法生产,截疏的结合才能科学发展。
开展全省煤矿专项检查。一是严打煤矿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按照“四个一律”要求发现一处、打击一处、关闭一处。二是加大对联合试运转矿井的检查力度,重点检查矿井的通风、排水、瓦斯抽放、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矿井的重大系统是否健全和具备条件。三是重点对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瓦斯治理方面是否按照瓦斯治理“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16字方针进行检查。
严格执行煤炭产业政策,严格煤矿准入。一是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国家产业政策精神,不得核准新建45万吨/年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项目和新建30万吨/年以下的高瓦斯和其他矿井项目,任何部门不得降低、变通。二是按照6月4日省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精神,严格执行省联席会议确定的事项和决定,不折不扣地执行省政府下达的煤矿关停计划。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标准。一是不管是证照齐全的生产矿井、合法在建的煤矿以及省联席会议审查的234处联合试运转矿井,都要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凡是系统不健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一律都要停产(建)整顿。二是认真吸取荔波县安平煤矿“10·4”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对在省联席会议审查的234处联合试运转矿井名单外,各地自行批准试运转的矿井,一律取消联合试运转资格。三是强力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强制推行瓦斯抽采,做到应抽尽抽,推进煤矿瓦斯防治由风排为主向抽采为主转变;加快推进“六大系统”建设,提高煤矿安全保障水平;新建煤矿达不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的一律不准投产。
加大对煤矿企业的支持、服务力度。在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中,加强对煤矿企业的服务力度,定期对煤矿进行检查指导和会诊,及时帮助解决煤矿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按照“打非法、查违章、治瓦斯、建标准、强责任”的要求,以瓦斯治理和水害防治为重点,严格执法,严格标准,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严格落实,坚决扭转贵州煤矿安全的被动局面。这是领导讲的,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害,重在落实。要发挥全省3万多干部下乡的优势,打击煤矿非法违法生产。积极致富是好事,但要注意发展方式。真正做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毕 杰 张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