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铃木敏文,生于1932年,1963年进入伊藤洋华堂。后来一手缔造了日本7-11,并担任日本7-11控股公司、伊藤洋华堂等公司董事长兼CEO。曾任日本中央大学理事长,是日本著名企业家。
《我的零售人生》:铃木敏文自传——节选13
由于《新闻周刊》的改革方案是我一个人提出的,于是,我就此承担起了这本杂志从策划、编辑、采访,到写稿、印制的全部工作,尽全力学习着之前从没接触过的业务。
我花了很大力气在这本杂志上,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读者喜爱它。所以,我有时不得不放弃部分作家的来稿。即便以出版界元老自居的领导们继续反对我的种种举措,我仍然执著于自己的改革方案,并义无反顾地将之付诸实施。
只要自己认为有价值就不要半途而废,即使有人认为这是“死钻牛角尖”,我也不以为意。在此后的日子里,从创立“7-11”连锁便利店,到打破物流业的陈规陋习,再到建立柒银行……我始终是在人们“不可能”的声音中,成功应对着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除此之外,在东贩公司工作期间,还有另外一件事也成为我后来成功的基石,那就是进入出版科学研究所。
我是在1956年4月进入东贩公司工作的,最初,我被分配到退书科,负责将从书店退回的图书逐一进行分类、打包,并运送至出版社。之后不久,我又进入销售科,直接与来公司购书的附近的书店打交道。在这两个地方工作都要求我熟记出版社的名录和各种图书、杂志的相关信息。
让我感到难堪的是,公司员工每天早上都必须进行的1小时珠算练习。高中毕业组的成员几乎都获得了珠算三级或二级证书,正努力向更高级别挑战,而我却连三级也没通过。
每天在练习中获得第一名的员工都会在工作结束后请大家喝杯啤酒,下酒菜则由第二名负责埋单。我始终没有获得过这样的机会,常常怀着嫉妒的心理安慰自己,“我们不是为了学习珠算而进入公司的”。
东贩公司的前身是“二战”时期由政府出面强制合并各家出版发行单位而成立的日本出版配给股份有限公司。战后,随着母公司分崩离析,东贩公司自身虽有一些发展,但公司内部还留有较浓重的国企色彩。
进入公司不久,我就被公司内部的各种条条框框搞得苦不堪言。没想到,半年后我又收到一纸调令,这次的工作单位是出版科学研究所,是东贩公司为了探索出版业现代化的进程刚刚设立的。
■编辑点评
真正的商业领袖总是能比周围的人看得高、看得远,在周围人看来“不可为”时,他能看到“可为”之处,故而“为之”。
即使“不可为”之人设下了重重障碍,他仍然能义无反顾地击碎这些障碍坚定地前行,当他的成果喷射出光华,认为“不可为”之人在闭嘴的同时只有掩面、仰慕,继而纷纷效仿,而支撑这一艰难过程的是商业领袖个人的自信、智慧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