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大体分为以下几种方法……”台上的老师连讲解带示范教得认真,台下的学生连观察带记录学得仔细。这是大兴区北臧村镇政府与北京同仁堂开展的劳动力技能培训班上的一幕。为使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就近实现就业,北臧村镇政府依托毗邻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就业对接工程,让企业能够招入有技能的劳动力,失地农民又能够在家门口上班。
在得知今年12月份开始陆续有同仁堂前处理工序中心等项目投产,企业面临极大用工需求后,北臧村镇立即与同仁堂集团取得联系,由同仁堂教育院免费师资,为镇域内的搬迁劳动力和农民劳动力开设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班。此次对接工程双方签订共同培养协议,按照企业需求对学员实施量身定制培养,并建立培训绩效考评体系,对于成绩合格者优先考虑聘用。此外,北京同仁堂还将与北京第二职业学院共同参与教学,课程内容包括药品经营、药物学、中药制剂、中药炮制、职业道德和就业观等,课程设置紧接岗位标准,一方面为即将投产的医药企业培训技能合格的劳动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镇内劳动力在家门口得到技能提升培训,就近上班体现了培训内容和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今年4月,北京同仁堂中药现代化产业园正式落户医药基地,项目占地面积652.34亩,预计总投资40亿元、年产值200亿元,能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参加培训的人员表示,这种针对性强培训方式,不仅掌握了技能,还可以优先在同仁堂就业。而作为中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培训出来的学员,持证在其他中医药企业就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据了解,一期培训班学员200人,今后还会陆续开办培训班,计划从当地录用500名培训合格的失地农民。
(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