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10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怎样将苹果“吃干榨尽”?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刘广超 李钊 魏朝林

  “我国每年有7亿吨的秸秆、1000万吨的玉米芯、1000万吨的米糠、1000万吨的麦麸和700万吨的蔗渣、果皮、动物血、骨等加工副产品,非常可惜地浪费掉了,还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日前,在“现代农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以吃苹果为例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并给出了对策。

  浪费严重:

  全国每年有1.4亿亩耕地“白种”了

  现状——

  目前,在农产品产后贮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损失浪费十分严重。我国农户储粮平均损失为7%—10%,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300—450亿斤;产后损耗蔬菜为15%—20%,约1亿吨;水果为10%—15%,约1200万吨;马铃薯为15%—25%,约1400万吨。按目前单产水平计算,相当于全国年浪费1.4亿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折合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如果能够减少损失,相当于增加了供给,增强了农民贮藏能力,平衡了市场供应并稳定价格。

  对策——

  最近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筛选了一批投资小、易操作、适合农民家庭使用的技术和设备,目前已具备了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条件。“争取国家尽快启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采取以奖代补或先建后补的办法,鼓励农民建设先进实用的初加工设施。”张天佐说,近期,重点在玉米烘干和储藏环节、马铃薯窖藏环节、苹果保鲜贮藏环节、果蔬烘干环节建设一批产地初加工储藏、烘干、保鲜设施。

  产品加工:

  “吃苹果”不是简单的事

  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主要农产品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主产品的加工精度不深,导致产品品质不高;副产品被大量废弃,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是我国农业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些农产品的副产品中,多含有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等多种成分,借助于现代技术和装备可生产各种附加值高的产品。

  “以苹果为例,制汁后剩下的皮渣,再采用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可以生产酒精;剩下的果渣,可以用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剩下残渣,可以提取纤维素,生产粉状苹果纤维素,可作为膳食纤维,是固态保健食品中的重要基料;最终剩下的废物,还可以经厌氧细菌发酵,生产沼气用作燃料。”张天佐说,以上各部分合计,苹果可以利用的部分达96%以上。

  对策——

  加强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装备攻关,鼓励应用先进的技术,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加工产业链,“吃干榨尽”各种可利用资源。

  工业化:

  馒头生产从小作坊中走出来

  现状——

  馒头、包子、饺子、面条、油条、米粉等,是中国人的传统主食。但千百年来,一家一户大都是各做各的饭。目前,我国主食生产已逐步由家庭自制向社会化供应转变。但在工业食品占食品消费量上,目前我国仅为20%—30%,而发达国家则为90%。

  “总体而言,我国主食的生产、供应水平依然较低。”张天佐说,首先,生产方式落后。加工以小作坊为主体,生产设施简陋,食品的安全、卫生无法保障。其次,销售方式落后。流通半径小,产品覆盖面窄,现代信息、物流手段等尚未在主食销售中得到应用。

  “老百姓喜爱的餐桌主食品,在城市处于地摊位置,常被工商、质监取缔和媒体曝光。这与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享有的盛誉不符。”张天佐说。

  对策——

  树立主食工业化的理念,加强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全面推动工作。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