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铃木敏文,生于1932年,1963年进入伊藤洋华堂。后来一手缔造了日本7-11,并担任日本7-11控股公司、伊藤洋华堂等公司董事长兼CEO。曾任日本中央大学理事长,是日本著名企业家。
铃木敏文自传——《我的零售人生》节选9
信息系统化是7-11创业伊始的一大设想。进入第四年,7-11店铺总数已经超过300家。商品种类达到3000种。仅仅只是依靠电话和手工订货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于是我们开始向世界最初的连锁店订货系统化发起挑战。
我们走访的许多著名电机企业,对于这项要求,大都表示很难接受,惟一一家答应与我们合作的公司就是日本电气。
最早我们考虑过使用传真的方式进行订货,不过我们的想法很快被专业人士否定了。他们认为那样的话未来一定会出现瓶颈,所以还是应该考虑利用电信号传送订货数据的方式。说这话的就是当时的常务、后来的社长和董事长关本衷弘先生。
另一方面,谈判时我们的条件也十分苛刻。我只打算付其他厂商产品的一半成本;开发时间为半年,日本电气提议的“两年”的1/4;订货数为500台。对方觉得,这样的低成本、这么短的研发时间和极低的订货数根本不可接受。
谈判到最后,还是日本电气的董事长小林宏治先生拍了板,“如果不能满足第一线的需求就不可能开发出好的系统。长远来看,成本并不是问题,我们决定与7-11进行合作”。就这样,日本电气为我们组建了专门的研发团队。
小林先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段就提出了“计算机与通信融合”的观点,还提出了“C&C”(计算机与沟通)的企业口号。他深化了日本电气的电机企业形象,使日本电气成长为信息通信行业一大具有代表性的电子企业,得以作为一位卓越的经营者在日本计算机产业史上千古留名。我们能够得到他的鼎力支持,很是幸运。
日本电气为了满足我们的要求,真正做到了“7-11”(早上7点,晚上11点)地研究开发。“只要应付得了天下最苛刻的7-11,我们就所向披靡了。”听说他们私下里就是这样激励自己的。
1978年,订货终端机在全店投入使用。订货从传统的手写方式,变身为通过终端机扫描条形码进行处理的高科技方法,这个系统在当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但它有一个缺点,就是还不能为订货提供有效的辅助信息。
■编辑点评
在谈判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妥协,就达不到目的。相信自己的判断,挑战无限的可能性,反而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