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事故救援现场。
严肃处分事故责任人
8月23日上午12时许,黑龙江省勃利县恒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井发生透水事故,当时共45人入井作业,其中19人安全升井,26人被困井下。
据调查,该矿曾于2007年被关闭,2009年申报与恒太煤矿三井进行资源整合,属非法开采的停产待整合矿井。在非法开采过程中,打通了周边废弃矿井,导致老窑积水涌入引发透水事故。目前企业法人、矿长等7名事故责任人已被警方控制。
8月24日下午,七台河市委紧急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决定对勃利县恒太煤矿“8·23”透水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勃利县县长以及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县长给予免职处理。市委常委会议建议勃利县委免去勃利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勃利县安全生产监督和煤炭管理局一分局局长职务。
165小时不懈救援
接到事故报告后,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负责人立即部署,要求黑龙江煤监局配合当地政府进一步核清入井人数,全力抢救被困人员,严防次生事故。当晚,国家煤监局副局长黄玉治、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工程师孟斌成到达事故现场。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省长王宪魁也先后赶赴现场指导救援。
事故发生后,当地400余救援人员立即投入抢险。当时井下约有4万立方米积水,因此23日的工作重点集中在排水管线铺设;24日,救援指挥部开始从地面向井下被困矿工可能逃生的地点垂直钻孔,以打通井下被困人员的“生命通道”。但由于矿井工程情况与图纸不符,钻机钻探到指定位置后多次“扑空”,直至27日中午, “生命通道”仍未打通。
27日晚8点左右,救援现场终于传来好消息:救援人员在井下搜救中发现4名被困矿工,其中3人安全升井被送至医院,1人遇难。
29日凌晨,“生命通道”打通并开始送风供氧。30日晨,救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救援人员在井下发现19名被困矿工,现已安全升井送往医院治疗。但尚有3人下落不明,截至发稿时失踪人员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安全监察“动真格”
近期,黑龙江省频发因违法生产而起的煤矿事故。 违法生产屡禁不止,原因在于其背后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七台河市为全国三大焦煤基地之一,从年初到现在,当地煤价从每吨均价730元涨到每吨800元,上涨了约10%,在此背景下,为追求高额收益,一些矿主开始秘密组织非法生产。
此外,安全监管缺位也纵容了矿主的违法生产行为。24日发布的黑龙江省安委会通报确认了这点,同时指出部分地区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重发展、轻安全,安全监管不到位。为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省安委会要求立即召开煤矿安全生产专题会议,认真查找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加大煤矿瓦斯、水害、火灾、煤尘等灾害的排查和治理力度,立即对瓦斯、水害等隐患进行全面排查。
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反思事故中暴露的安全监察不到位问题时说,今后要建立政府安全监管责任与政府主要领导任职挂钩制度,不管涉及哪级政府、哪个监管部门,不管是否发生事故,一经查实,轻者黄牌警告,重者免职。发生事故的,要依法依规严惩,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在25日下午召开的黑龙江全省煤矿安 全生产紧急会议上,王宪魁强调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全面树立生命安全第一、社会责任第一的安全发展理念,以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动真格的,出重拳、用狠招,真抓真管,严管严罚,严厉打击非法和违法煤炭开采行为,从源头上遏制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尽快好转,努力维护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的大局。
(郑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