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将全面禁止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本报讯 近日,农业部表示,为提升消费者对畜牧产品的信赖,拟计划全面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中国作为一个养殖大国,每年在养殖方面的抗生素用量惊人。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曾在2006年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国内每年生产抗生素21万吨,其中9.7万吨用于动物养殖。”
广东省农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莫棣华表示:“全面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代表了养殖业的一个趋势,这将使这个行业得到一系列的好处,动物更健康、抗药性危机得到降低、食品更安全。”
华南农业大学动科学院教授冯定远也认为饲料禁添抗生素是养殖的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他同时指出:“饲料禁用抗生素后,养殖成本在一段时间内会上升,因为动物的成活率会有所降低,造成养殖户的损失;养殖户会需要用另外一些产品来维持动物的健康状况,比如微生态制剂、酶制剂、酸化剂以及寡肽、寡糖等,这些产品往往无法独当一面,必须联合使用才能达到效果,这样成本就会高一些。”
莫棣华则表示,饲料禁止添加抗生素的话,养殖户会更注重养殖的环境卫生,长远地看,养殖成本会因为环境和动物健康状况的改善而降低。 (刘柏)
中国蜂产品协会:应尽快规范我国蜂胶产业
本报讯 近日,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胶专业委员会在京召开了蜂胶市场分析及规范蜂胶提取物加工座谈会,会议就2010年11月央视曝光假蜂胶事件以来对蜂胶市场的影响进行了交流,并对当前蜂胶市场状况进行了评估,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等进行探讨。
中国蜂产品协会表示,蜂胶打假虽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由于监管体制不够完善、职责交叉、诚信缺失等多方面原因,打假尚未形成有效的长效机制。打假以来,各地加强了对包括蜂胶在内的保健食品监管和抽检力度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没有保健食品批文的违法蜂胶或假冒伪劣的“蜂胶”产品,包括一部分无进口保健食品批文的进口蜂胶产品,基本上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和冲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产品才是打击的重点。协会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尽快进行协调并解决蜂胶提取加工企业的资质认证问题。
参加座谈会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有关领导对企业普遍关心的违法蜂胶产品的监管、蜂胶保健食品审评、蜂胶提取物加工环节的认证等问题进行了说明,表示尽快采取措施,对蜂胶提取物进行有效的监管。
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高茂林表示,行业协会将积极引导企业自律,要求企业会员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企业应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转变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二是转变低价竞销的经营方式。企业要把利益分配好,既让企业有生存发展的空间,也要让蜂农得到利益,蜂产品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冯迅)
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需注重提高信用
本报讯 日前,商务部再次联合财政部共同出台了中小商贸企业融资担保补贴以及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补贴两项优惠政策。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官员指出,这一次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支持,并不是直接支持到中小商贸企业,而是支持到担保机构。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姚广海同时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政策调动担保机构的积极性,让他们来愿意担保、来解决商贸企业的融资困难。”
据姚广海介绍,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包括鼓励商业银行、小型贷款公司,以及其它的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但事实上金融机构往往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缺少可抵押物,不愿意向他们发放抵押贷款。而此次政府则决定补贴那些给中小商贸企业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进而提高银行对中小商贸企业的信用评价。
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胜表示,任何企业除了物资产外也同时拥有相应的信用权利。而担保公司正是扮演着准确判断和认识中小企业的信用资产、信用权利,并给予他们适当担保的角色。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第四营业部副总经理潘乐特别强调了信用保险的重要性。他说:“除了缓解保费的压力,企业可以少出一半的钱,它更能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中小商贸企业通过运用国内信用保险的工具来参与竞争,而信用销售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但这次两项优惠政策,只是解决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难中间的一环。对此,姚广海认为银行应当推出丰富的金融产品开拓展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他表示相关的指导意见还在酝酿之中,在很多地方虽然已经有局部的实践,但若成为全国性的政策,还要经过一段时间。
(和文)
未来5年 近七成药店将是连锁药店
“未来5年内,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6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商务部的这一规划,吹响了做强做大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号角。”近日,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王锦霞在郑州表示。
王锦霞介绍,今年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第一个《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之年。商务部发布的这一《纲要》提出,“到2015年,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总额8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6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王锦霞分析,如果医药分开能落到实处,未来5年近七成药店将是连锁药店的规划,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前不久发布的中国药品零售连锁行业百强排名中,拥有212家直营连锁店面的张仲景大药房跻身30强行列,是豫企中排名最靠前的一家企业。“张仲景大药房未来要在河南开500—600家直营连锁店,到2015年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市场的网络覆盖,保持省内医药零售业界领先地位。”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说。
他透露,新成立的张仲景医药物流有限公司不但要为张仲景大药房进行物流配送,也要为二三级医院、其他药店等渠道配送。
(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