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9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拉动社区消费苏果社区店谋“变”

本报驻江苏记者 王丹 通讯员 程杰

  近日,记者从江苏苏果超市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获悉,苏果于上半年启动了“社区店升级改造计划”,目前,已经有4家外埠社区店完成了改造,下半年,南京市区包括外埠还将有17家社区店接受改造。无论从外部设计还是内部布局、商品组合、定位都将有明显的改变,更加贴近百姓消费节奏。

  社区店面临新挑战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对社区的辐射力越来越小,这就给社区商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因为对于生活节奏快的都市人来说,花上1—2个小时的路程去城市核心商圈购物显得不切实际,这其中一方面是时间成本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现在的社区商业已经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甚至超出人们的期望。

  据调查显示,北京、上海等城市消费者对社区商业的需求已经占到总需求的一半以上。建设“社区性的商业圈”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拉动内需的一件大事。

  “我们现在有135家社区店,但其中有65家都是2005年之前开的,和现在遍地的新开店相比,显得有些陈旧。”苏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无论是从门店外观还是内部商品结构来说,社区店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也是我们启动‘社区店升级改造’的最大原因。”

  据介绍,苏果社区店业态是CEO马嘉樑2002年提出的,由于贴近社区居民消费,一经开业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成为苏果主要的盈利业态。“在2009年之前,社区店一直保持着15%的同店年递增速度。但是最近两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增长势头减缓。一方面,城市商业竞争加剧,不但竞争对手分流了部分客流,同一商圈的自家其他业态店也会分流客流。另一方面,社区店自身的发展提升有所滞后,没有完全抓住消费者视线。”苏果负责人表示。

  社区店改造重在内涵提升

  “我们将会对2005年之前开的社区店进行为期3年的升级改造。上半年已经对南京周边4家门店进行了改造,下半年将陆续对南京市区的一些社区店进行改造,除了门头外观更加时尚和国际化之外,更重要是内涵方面的提升。”苏果负责人介绍。例如,对门店通道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之显得更加通透,符合消费者行走习惯;对门店内部的光源和色彩进行了调整,使整个门店更加明亮、轻松、时尚;对商品品类进行了优化,增加了进口商品的面积,其中又以进口红酒、食品为主;对社区店特别重视的“生鲜”来说,打破传统的、分散的经营方式,改为和大卖场一样的“集中经营”,增加生鲜品种,扩大生鲜面积,提升生鲜档次,打造“生鲜强化型”的社区门店。

  “苏果的便利店这两年已经涉及一些生鲜产品,推出之后,市场反响也很好。但是目前经营的品种比较少,还不能充分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市场空白。这也是我们准备在下半年拓展生鲜品类的重要原因。我们希望可以针对消费者对生鲜便利性的需求,尝试挖掘一下这方面的机会。”苏果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下半年苏果将根据便利店所在商圈、地理位置、消费特性的不同,对商品结构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更多的是针对白领阶层拓展一些品类,除了咖啡、牛奶、豆浆等饮品,还将增加自营面包、馒头、花卷、精品水果、精品蔬菜、时尚快餐、西式糕点(寿司、三明治等)以及一些包装卤菜。此外,还将增加冷柜数量,让更多的生鲜产品以速冻包装的形式出现。

  “以一家3000平方米的社区店来说,改造后的生鲜面积能达到700—800平方米。这个比例在同行业中算是很高的。社区消费的主力就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生鲜产品,只有做好生鲜,才有可能吸引消费者。目前,我们已经有4家社区店完成了改造,效果很明显,以扬州跃进店为例,改造升级后,销售金额同比增长55.16%,销售笔数同比增长11.06%,客单价同比增长37.91%。从中可以看出,社区居民的消费是非常有潜力的。只要我们能贴近他们的消费习惯,满足他们日渐提升的消费需求,社区商业就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苏果相关负责人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