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9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决策管理的七个偏颇


  过分相信自我的判断

  只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相信别人判断,这是企业老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对于任何一个人,如果把权力放给他,责任也加给他,他们都会作出恰当的判断。

  过分强调自己判断的正确性,也就否定了别人参与决策的必要性。在降低决策竞争力的同时,也降低企业组织的执行力。

  因而,企业老板,也就必须有一个宽阔的胸怀,尊重每一个下属员工的价值。

  忽视决策信息的收集

  决策就是选择,就是一种优化选择。不占有充分的信息,图谋简单,凭空设想,拍脑袋决策,这倒是节省了决策的制定成本,但这却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决策失误成本。

  相比决策失误成本,决策制定成本也就微不足道了,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还不止。可能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甚至更多。

  因小失大,这是真正的得不偿失啊!

  没有最佳决策时间的概念

  决策就是辨别机会,并抓住机会。对于企业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常规性决策问题,就必须避免由重要而不紧急的问题,被拖延而变成重要而紧急的问题之后,再来应对处理。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因忙致乱,因乱而降低决策的质量。

  可很多企业的老板,都没有最佳决策时间的概念。如此这样,怎能不降低决策的质量?

  轻视决策分析方法的作用

  要在把握企业内外部实际的基础上抓住外部环境实际变化带来的机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在企业发展所寻求的目标,与这种实际之间建立稳定而真实的联系。这也就是选用恰当的决策分析方法,以辨识机会,发掘机会。如果没有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决策也就成了想当然的拍脑门活动。

  缺少完整的决策体系

  企业组织运行过程,就是一圈佛珠。每一个决策就是一颗佛珠。而只有把不同的决策串起来,才能准确地把握不同决策相互之间的联系。这既是把握企业实际的需要,也是提升企业决策质量的需要。

  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决策体系,就像佛珠串散开扔在地上一样,彼此之间失去了联系,决策的失误也就成了理所必然的事。

  漠视员工参与决策的作用

  任何一个员工都是一个主体性存在,都有自己的意识和意志。

  排斥员工对决策制定过程的参与,也就是剥夺下属员工善欲望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使企业决策发生“智者千虑,难免一失”的后果,而且即使正确决策,也不免在贯彻过程中受到下属员工的抵制,而使一个好的决策变成一个低质量的决策。

  把决策制定过程神秘化

  很多企业制定决策,无论有无必要,都弄得神秘兮兮的。

  这使决策参与人获得了自我价值的满足。但相对未参与进来的人,则留下了不尊重、不信任的感觉。

  决策的质量,是靠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和集思广益的广泛参与来保障的,而决策制定过程的神秘化,却只会让人们忽视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的选择,排斥下属员工对决策制定过程的参与。 (舒化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