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打响人才保卫战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漳州办事处 林建宁
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银行业机构相比,在人才竞争上还处于弱势,人才的流入流出不平衡,出现人才流失现象。
2009年以来福建省漳州市农信社共组织两次面向社会的公开岗位竞聘,分别为部分联社的副主任和主任共计5个职位,招聘对象为本系统及其他银行业机构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但从报名情况和竞聘结果看,不尽如人意,未能招募到在其他行任职过的较高端人才。相反,从2009年至今,全市农信社却有10名员工辞职进入其他银行业机构任职。可见,农村信用社对于高端金融人才吸引力还是较弱。
人才流失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应对人才流失的策略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要实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研究对策。
第一,不管是何种行业,企业能够蓬勃发展,前景美好,员工能够充分展示才能,并得到相应回报,永远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最大动因。所以农村信用社只有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提升形象,才能在人才竞争中取得胜利。
第二,要善于使用人才、放手重用人才,为人才自我价值实现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创造更为适宜的成长空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第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搞论资排辈,实行竞争上岗,严格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打破界限,在晋升、提拔上不分亲疏、不徇私情、合理使用人,给人才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
第四,为新招大专以上员工提供培训,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对全体员工进行标准化服务培训;通过内部培训师把标准化服务作为企业的定期功课,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人格培养与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其商业道德和从业素养。
第五,应对人才流失要做到:一是在选人用人上,要根据岗位需要,综合考虑该岗位员工所要具备的素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要丰富招聘渠道,探索改革招聘的方式方法,避免把招聘到高学历人才用于简单岗位。二是要不断探索改革用人机制,把人品和忠诚度作为用人的首选条件。同时,要勇于打破论资排辈的用人模式,创造活泼有力的用人机制,发现人才、大胆用人,给员工看到上升的希望。三是要同确定辞职人才签订“解除劳动协议”,要对辞职人才离职后应保守单位经济、客户信息等商业秘密,不得做出有损本单位名誉或利益之行为等作出相应约定。四是要在平时加强人才储备,对于技能要求较高或替代性较弱的岗位,进行重点的培养。同时把管理者培养下属职责作为一个必要的考核指标,有了充足的后备人才梯队资源,即使人员流失了影响也相对比较低。
“对症下药” 解决职工思想教育“三大问题”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东营办事处 刘其智
近几年,随着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农信社各项工作中显得越来越为重要。
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部分单位主要采取了内控制度的约束和目标考核的办法来激励职工岗位履职,但仅靠这种方法,还远远达不到真正能让职工从单位利益的层次高质量地主动完成本职工作上的要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对职工思想政治理论灌输不到位,对职工的生活关怀还做得不够细致,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宣传多,引导职工具体落实少等三大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要做好农信社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解决好对职工思想政治理论灌输不到位的问题。目前,很多单位在对职工的理论教育上多数只是走了形式,职工对农信社企业文化观的树立还不十分牢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还没有完全渗入到职工血液中去。因此,必须通过具体有效的教育来改变这种状况,根据农信社企业文化思想要求,切实把文化的内涵灌输到每一名职工中去。
二要解决好对职工的生活关怀还做得不够细致的问题。从目前农信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看,有不少单位习惯于对职工面对面的思想谈判式的教育,忽视了对职工生活方面的关心爱护,包括家庭生活的关心、精神生活的鼓励,尤其忽视了关乎职工八小时之外的一些切身利益的问题了解和帮助,致使职工每天都处在一种一成不变的八小时上下班枯燥无味的工作模式中。因此,必须从关心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真正了解职工生活上需要什么,精神上向往什么,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三要解决好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宣传多、引导职工具体落实少,全员性的企业文化团队活动开展得不够的问题。从对目前农信社企业文化了解的情况看,大部分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思想,但欠缺之处在于职工企业文化氛围还不浓,农信社对自身文化理论宣传得多,全员性的企业文化落实还不够深入,团队企业文化活动开展得还比较差。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突出解决全员对企业文化观的树立问题,通过开展一些具体的企业文化活动,引导职工全身心地融入企业文化中去,让职工自觉真诚地热爱农信社,为自己是农信社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与自豪,真正显示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