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不仅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促进金融企业的发展上更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改革发展,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现代金融的发展。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我国大多数农信社实质上推行的仍是传统的财务主管对从业机构负责人负责的做法,这种体制造成了财务管理上的“领导意志”,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独立性。第二,非生息资产占比较高,抑制了财务管理的作用。第三,筹资成本不断上升,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第四,财会人员素质不高,会计基础薄弱,无法提供准确、及时、高效的信息资源。
笔者认为,农信社的财务管理应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按照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构的要求来进行,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不论在宏观还是微观上都要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大胆创新,才能实现农信社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首先,转变思想认识,树立起现代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战略观。要更新观念,把思想转变到“市场竞争,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服务观念等,充分结合农信社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业务。
其次,创新财务管理体系,健全基础会计信息,完善资产管理,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确保财务信息的质量。同时,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把财务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化,建立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合理公平的竞争,从而更好地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
再其次,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建设,建立健全合理的授权分责制度,按照业务工作程序和授权,健全、完善各种审批手续。同时依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要求,灵活运用财务管理工具,要严格控制费用开支,减少经营成本。
最后,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实现财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一则大力加强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采取岗位培训、学校培养、自学自修等多种形式,迅速提高农信社财务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和知识水平。二则结合农信社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农信社财务管理的“硬件”设施建设,使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硬件设施的强化同步加强,从而迅速提升农信社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