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背景:物价版“猪坚强”
四川生猪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显示,8月第二周,四川猪肉零售价格达到了30.78元/公斤,同比增长近六成,创下该系统开始监测数据以来的历史新高。进入2011年后,猪肉价格几乎一直在22.5元/公斤以上的高位运行,从2月春节后一路小幅攀升到4月上旬的峰值,再下探至5月中旬止跌回升,而后持续走高到现在连创新高。
调查结果:成本与风险齐飞
调查发现,猪肉价格连创新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养猪成本在大幅增长。业内一资深人士说,猪肉价格淡季创新高,缘于物价上托与供需拉动。据他分析,在CPI整体物价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养猪成本在上升。
据统计,由于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70%左右,近期玉米、豆粕等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导致养猪成本迅速增加。
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豆粕及配合料,上月底的价格分别约2.34元/公斤、3.14元/公斤和2.87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19.4%、9.6%和13.4%,达到近两年的高点。
不只是饲料成本上涨,还有人工、土地等成本上涨,也导致生猪养殖的机会成本大增。部分养殖户放弃生猪养殖,转而外出务工。加之生猪养殖不仅要面对价格剧烈波动的市场风险,还有较高的疫情风险,导致部分散养户退出市场。
此外,今年上半年的“瘦肉精”事件、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干旱、生猪疫病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全国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下降,生猪阶段性供应不足,市场需求紧张,这也拉动了全国范围内生猪价格的大幅上涨和高位运行。
调查分析:“肉价过山车”逼退养殖户
按道理,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户就有钱赚。但过去几年波动巨大的肉价已经逼退了一些养殖户。在今年持续走高的曲线之前,《2010年四川省畜牧业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预测》中显示,2009年~2010年间,四川猪肉价格曲线大致成“W”型,即每年春节前后达到一个峰值后,猪肉价格会持续下降,到6~7月会降到谷底,接着持续反弹到下一个春节,如此循环走过“一年一个拐”的“过山车之旅”。
正是这种剧烈波动,把众多养殖户给吓退了;而当他们大量撤退时,市场价格又有明显反弹。
一位畜牧高级咨询师认为,从以往的“三年一周期”到现在的“一年一个拐”,再到如今的持续走高,说明猪肉价格的波动周期在缩短,也意味着波动变得更为剧烈,这是不正常的。这也是生猪生产方式由千家万户散养生产,向适度规模养殖生产转型中的“阵痛”。 (杨小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