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贷款证,我们老百姓方便得很了。”
摩挲着手中墨绿色的小本本——《陆良县农村信用社贷款证》,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召夸镇村民邢金国的神情里,是笑意,是感激。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不仅关系到农村金融的稳健运行,关系到农村基础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因此,曲靖市农村信用社把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解决农民贷款需求问题的突破口。
近年来,为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破解农民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曲靖市政府在云南省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信用村镇建设工作的意见》。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作为地方农村金融主力军的曲靖市农村信用社勇担重任,倾注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起了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以及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评价体系,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
三年后的今天,放眼望去,一条条通向兴旺与繁荣的“信用路基”,已由田埂处向更远方延展开去……
“方便得很”
从曲靖市陆良县驱车一直向南,大约25公里之外,便会行至该县的第三个“信用镇”——召夸镇。
在邢金国的记忆中,他第一次贷款是在2001年,“贷一千元,种烤烟”。那时候,贷款得提前申请,然后过一个星期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拿到钱,而且,还得经过层层审批和抵押担保。
2010年11月,继辖内7个村委会相继树起了“信用村”的石碑后,召夸镇被评为“信用镇”。从那年开始,邢金国在信用社的经济档案中,也多了一项让他颇感自豪的内容——四万元信用评级。
“金额:三万元;用途:建房”。指着贷款证上的记录,邢金国告诉记者,今年,他盖房子先贷了三万元,按照自己信用评级的额度,如果不够用,还能再贷一万元。
“贷款就跟存款一样方便。”他告诉记者,用钱时,只要带着“两证一印”(贷款证、身份证、印章或指印),就可以直接到信用社的柜台取贷款。不再像以前那样走很多程序,也不用提前申请了,真是“方便得很”。
贷款方便,还款也方便。根据信用社随贷随还的规定,邢金国盘算着,“年初贷的三万块,7月份能还掉一万多元,其余的两万多元,等卖掉烤烟,就可以还掉了。”
随用随贷、随贷随还的政策,让百姓节省了很多利息。据陆良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陈朗学介绍,“从2011年发放的支农贷款情况看,召夸信用社优惠给老百姓的利息,将接近40万元。”
一切都如同召夸镇政府《关于创建“信用镇”工作的实施方案》时所提到的那样,召夸镇的百姓们,正在感受着创建信用村镇带来的种种好处:有利于农民及时、方便、有效地获得贷款;有利于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有利于规范农村金融秩序,培养良好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促进农村信用文化建设;被评为“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行政村、镇可以享受农村信用社的“优先一优惠”政策,即贷款资金优先,贷款利率优惠……
庞大工程,一肩挑
在召夸镇信用社一间办公室内,存放着已被装订成册的“召夸镇农户经济档案”。三四册一摞,几乎可以占满整个茶几。
“创建信用村(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陈朗学感慨道。以召夸镇为例,该镇下辖26个自然村,农业人口29046人,占总人口的95.78%。在创建过程中,从“入户调查”、到“建立经济档案”,再到“信用评级”,53个人干了103天,累计起来,大约用了2000多个工作日。
对此,曲靖市麒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珠街信用社主任深有同感。
珠街乡位于曲靖市麒麟区的东面,辖内有农户11598家,约49522人,12个村委会分布在坝区、半山区和山区。在“珠街信用乡”的创建过程中,由于农户白天都到田里干活,所以信息采集工作大都是在晚上完成的;遇到偏远的村委会,则需要像军训拉练一样,背着被子、脸盆、水杯,到偏远地区“驻扎”着采集。
尽管工程庞大,但全市农信社以创建“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工作为抓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却在稳步推进。
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曲靖市农村信用社已建成信用乡镇13个,已验收评定3个;评定信用村72个、试点村104个;评定信用户39.92万户;累计为105.78万户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农户建档面达76.13%;向符合贷款条件农户发放贷款证 96.78万本……
“信用村镇的创建工作,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一份关于曲靖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政协云南省曲靖市委员会如是写道: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农户贷款面逐年提高,新发放农户贷款占新增贷款的88.29%,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了思想观念,在满足种植生产资金需求的前提下,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业,扩大了种养规模,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产业化经营,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随着曲靖农信社信用体系创建工作的全面推进,随着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创建,农民关心的贷款难的问题缓解了,诚信的意识也在随之不断提高,创建成果和信贷发放的有机结合,使信贷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户申请贷款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农户贷款风险,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
阳光下,和煦的诚信之风,拂过曲靖市的家家户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