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特色农业的出路在于品牌化


  近年来,上海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地方特色名优产品,在地方传统的基础上,本着突出区域特色、错位竞争的原则,通过项目建设和政策引导形成了嘉定葡萄、浦东水蜜桃、奉贤黄桃、松江水晶梨、金山蟠桃、青浦枇杷、崇明柑橘等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到去年底,上海市果树栽培面积为36.3万亩,水果总产量45.8万吨,总产值18.3亿元,其中桃最高为7亿元,其次葡萄为5.9亿元。 (据《农民日报》8月16日报道)

  特色农业品牌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好方法,上海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颇好,值得好好坚持,也值得各地好好借鉴。

  特色农业的关键就在于“特”。所以发展特色农业首先要明白本区域的农产品特在哪里?有没有开发价值?一般而言,对于发展特色农业而言,只有做到了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有我优才能“特”起来。要对本地区的农业产品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认真的梳理,确定哪些是特色农产品,从而建立特色农产品目录,对已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特色产品进行品牌拓展,对具有显著开发价值的产品深入开发,对具有市场潜力的特色农产品着力培育。

  特色农业的出路在于品牌化。特色农业品牌化,既是一种经营战略,也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内在要求。品牌与特色二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品牌靠特色彰显,特色靠品牌扬名,相辅相成,二者相得益彰才能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通过品牌的带动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善于打造新品牌,通过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突出的特色占有市场,并注意加强产品的宣传,做到广而告之,提高产品的知晓度、知名度;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力发展特色农业,通过与著名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合作,依托现有知名品牌发展本地特色农业新产品。   (湖北读者 梅香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