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零售企业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业绩越好,亏损越大。比如某超市某门店每个月的业绩在公司整体排名中都是第一,成为该公司的业绩冠军店,但其店长在做年终考评时却不及格,后经分析发现,主要是因为其在做好了业绩的同时,却忽略了损耗和费用等节流环节的有效控管,这导致其综合考量下来后,总体上是亏损的。
而另外一家门店,虽然其业绩平平,但综合考量下来,其绩效却最佳,净利综合下来排名第一。因为其不光做到了开源,还很好地做到了节流,所以该店店长最终获得了“优秀店长”、“金牌店长”等殊荣。
损耗一般分为已知损耗和未知损耗。已知损耗一般指清仓和报废两类,其他原因的损耗可包含在未知损耗里,一般有诈底、偷窃、试吃、盘点、自然损耗、不文明购物行为等。
对于已知损耗,乐购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流程可以借鉴。
乐购的主管要在每天的9:00、14:00、18:00这3个时间点针对排面上陈列的商品做品质检查,工作主题为“WIBI”,具体是把卖场的排面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块,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员工身上,员工只需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对商品品质逐一挑选,并自问“我愿意购买吗?”对自己不愿意购买的商品则可以直接从排面上收下来,整理好后由当班主管依据商品品质的实际状况来决定可以什么样的价格打折销售,即通常所说的清仓。
乐购一般会从七折开始销售品质有变化的商品,包括一些临近保质期的商品,如果七折销售不佳,则会继续降价到五折、三折,甚至更低的折扣,当然原则上不会低于一折,除非总部统一对一些过季商品做大范围的季末清仓大甩卖。
而针对一些过期商品或品质下降到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商品,尤其是一些即食食品类商品,一些破包商品等,则不可以采取降价清仓的方式处理,须直接进入报废流程,完全销毁。
当然从控制损耗的角度看,可以清仓的商品,不可以直接报废。原则上要先清仓,再报废;并且要适当控制清仓与报废的比例,一般清仓与报废比例应控制在3:1。
而未知损耗的处理方式更是举不胜举,其控制方法也是五花八门,乐购常采用的几种方法是:先配备专业的防损人力,进行必要的防损技巧培训;使用一些必要的监控设备,对卖场一些重要的出入口及一些关键损耗区域进行控管,以发现异常情况,方便及时处理或调取相关资料查核;在卖场设立多处宣传点,让相关不法人员明白卖场的每一处商品都在我们的密切监控之中,并要告之其偷窃的后果;增加一些便衣防损人员不间断地巡场,密切跟踪一些有偷窃嫌疑的顾客;对一些关键的出入口设立人员站岗,并适当检查;借助外力,比如在高峰时段请片警到卖场协助巡逻,给相关企图不轨人员以心理震慑;对商管码头进行严格控管,尤其是一些高单易损商品,防损人员更要进行100%的抽检,防止供应商诈底,缺斤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