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8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奏响豪迈的跨越之歌

本报首席记者 蔡 靓 通讯员 张大勇 严明华

  海风劲吹,唤起创业豪情;凯歌激越,响彻黄海之滨。

  在江苏沿海中部辽阔的苏北平原上,闪烁着一方流金热土——阜宁。这里,曾是铁马金戈的红色圣地;这里,又是米香鱼肥的一片宝地;这里,更是工贸繁荣的创业福地。

  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阜宁大地上,活跃着一支金融劲旅——阜宁农村商业银行。他们,担当着为“三农”、中小企业“输血”的重任;他们,践行着“圆你所梦,信用如鼎”的庄严承诺;他们,演绎着“洼地崛起”的跨越奇迹。

  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素有“江淮乐地”之称的江苏省阜宁县位于黄海之滨、苏北平原,徐淮、里下河、沿海三大农业区交汇处,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享有中国淮剧之乡、建筑之乡、苗猪之乡的美誉。

  近三年来,活跃在阜宁大地上的金融劲旅——江苏阜宁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疾速发展,竞争力大幅提高,存贷款规模分别由2009年的24亿元和20亿元,猛增到2011年7月末的58.81亿元和51.43亿元,存贷款规模分别是2009年存贷款规模的2.44倍和2.58倍,增幅居全省同业机构第一,创造了江苏省农信系统业务发展新纪录。

  业绩:闪耀奋进之光

  一个亮点,又一个亮点,继而是亮点纷呈,光华满目。数字是枯燥的,又是最具说服力的:

  该行业务经营持续三年领跑全省。2009年末,该行存款增幅达44.66%,贷款增幅达50.45%,业务经营实现“洼地崛起”,存贷款增幅首次跃居全省同行业金融机构第一位。2010年,年末各项存款达48.68亿元,较年初上升12.89亿元,增幅为35.99%;年末各项贷款达43.33亿元,较年初上升13.47亿元,增幅为42.86%,存贷款增幅再次列全省同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2011年1月18日,该行召开了农村商业银行创立大会。在引进了商业银行成熟的公司治理构架、灵活的业务创新机制及先进的客户服务流程后,该行业务发展进一步加速,截止到今年7月末,各项存款58.81亿元,比年初净增10.23亿元,增幅21.05%;各项贷款51.43亿元,比年初净增8.1亿元,增幅19%,存贷款增幅再度位列全省同行业金融机构第一方阵。

  同时,员工的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由2009年的人均5.7万元上升为8.53万元,是2008年的1.5倍,增幅同样位列全省同行业金融机构第一位。

  业务飞跃式发展,荣誉也随之而来。2009年,在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业务经营考核中,阜宁农商行获得五个单项奖,综合考核二等奖,打破该行“零”奖项的尴尬历史;2010年,该行荣获的江苏省联社单项奖增至七个,综合考核三等奖。此外,该行还连续三年被阜宁县县委、县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先进集体、综合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盐城市市级文明机构。

  秘诀:坚持主动出击

  一次次地刷新存贷款总额,一个个来之不易的荣誉,背后皆是阜宁农商行人不懈的努力。

  “原地踏步固然没有风险,但只能落在别人的后面;开拓进取的路虽然艰辛,却有铸就辉煌的希望。”阜宁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周海联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主动出击、提升效率,也成为阜宁农商行制胜的秘诀。

  该行领导班子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和金融形势要求,超前谋划,及时提出和调整好发展思路,为全行业务发展掌握好方向。“我们讲究‘超前谋划决策’,董事会季度工作例会超前规划,适时召开,每季度明确董事会的十项重点工作及其推进措施,每年及时组织召开股东代表大会;每次例会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后交行长室经营实施。”周海联介绍说。

  到各个中小企业进行详细调研是该行拓展业务的“杀手锏”之一。“周董事长很务实,善于跟企业沟通,他们常常到企业来了解发展情况和信贷需求。”阜宁农商行的客户、阜宁金宁三环富士电气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王莉婷说。

  一次,在原材料锰涨价前,阜宁金宁三环富士电气有限公司增加了3500万元的贷款用来购买原材料,贷款很快到位,阜宁农商行的高效率为该公司节省了将近300万元。

  经过一系列对企业信贷需求、经营状况的了解后,该行在已有贷款产品基础上进行创新升级,推出了“大宗商品仓储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商用物业抵押贷款”等符合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特点的快速贷款和自助可循环贷款产品,增加可抵押、质押的物品,更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

  “周董事长率领我们整个团队,带着‘每天都有新要求,每天都有新激情,两步并着一步走,一天干成两天事’的工作热忱,向新的成绩奋力拼搏。”该行一位员工说。

  历史镌刻了成绩,未来展现着宏图。

  阜宁农村商业银行的崛起之路,是一条履行使命,通过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奋进之路。在这条崛起之路上,他们奏响了一阕豪迈的跨越之歌,迈向更加精彩的明天。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