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IMF逼迫中国经济“自杀”

钮文新

  http://blog.sina.com.cn/s/blog

  就像没有谁可以消除美国的贸易逆差一样,中国的贸易顺差也是刚性存在的。这不是汇率问题,而是全球化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如果IMF没有能力消除美国的贸易逆差,那就不要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指手划脚。如果IMF以中国贸易顺差为由,单方面威逼中国用货币升值——大力度紧缩的货币条件去消除这一顺差,那实际是在逼迫中国经济自杀。

  经济失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而早已不是汇率谁高估、谁低估的问题。

  “汇率调整可以促使贸易平衡”的理论不仅“太过时了”,而且已经演变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大骗局”。它属于1980年以前的“非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那时加工贸易并不普遍,国际贸易多以一般贸易形式存在。从本质上说,加工贸易根本就不是贸易,而仅仅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

  中国的贸易顺差是加工贸易创造的,一般贸易已经是600亿美元的逆差,从这一点上看,人民币不仅没有被低估,而是已经被高估。今天中国中小企业所遇到的所有困境,“结构性货币过紧”的局面,其实跟人民币被高估密切相关。

  有许多人不太明白,在开放条件下,利率与汇率其实是“一回事”。去看看IMF的报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评价认为:“目前取消货币刺激政策是完全适当的,但应当更加重视通过提高利率和通过名义汇率升值来收紧货币状况。”人家明白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报告说,24名理事大体认同,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非常重要,有助于纠正中国经济失衡,加大经济对内需的依赖。奇怪,经济失衡是中国一家的事情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世界的中央银行”,它看问题的角度应当是“就中国论中国”吗?难道它不懂得如今的经济失衡是全球性的?

  我们去看看美国的经济结构:高端服务、高端技术、军事工业,这几乎就是美国经济的全部。它们不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一般消费品、甚至生产芯片的“晶圆”都必须依赖进口。这就是拥有货币霸权的美国,向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收取铸币税的关键。所以,今天的世界经济失衡是美国霸权注定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经济早已既定的现实格局。单方面要求中国改变,这是无耻的强盗行径。

  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是:货币过紧。铁道债券招标不足,国开行终止债券发行都证明了中国货币过紧。现在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市场交易商,它们不敢得罪央行,不敢批评央行把货币收得过紧,于是将债券市场下跌和债券发行不利的责任都推卸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这是在犯大忌。这是给国际投机客做空中国提供借口,这是把中国经济推向危机的关键动力。我们有问题,但这些问题被置于足够的时间当中,它就不是问题。但如果被金融投机客攻击,那所有的问题都将集中到一个“时点”上,危机就是这样的爆发的。欧债危机以及历史上所有金融危机无一例外。

  我们已经看到危险的苗头。军事上的挑衅、经济上的围堵、政治上的离间,上下其手,一起都来了。

  现在,中国必须寻求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要有大的战略思维。把目光仅仅盯在国内的做法是错误的。中国既然要开放,就不能没有国际视野,而无视国际环境处理中国自己的问题。我们着急,其实正是因为我们一边是“加快对外开放”,而另一边却是“目光向内制定政策”,这是严重的政策错位,将导致“被人家卖了还在替人家数钱”的后果。

  (作者为中国金融网总编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