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促销的目的,不是降价促销,而应该是节日的品类促销。
促销中,采购人员最大的任务就是把节日商品备齐,不要去想什么惊爆价之类的商品,不要急于和竞争对手打价格战。
销售好坏,就看节日商品准备得齐不齐。为什么很多企业在节日到来前要对特殊商品进行囤货?因为这是一种资源争夺战,你不囤货,货就到了竞争对手的仓库了。
囤货的种类之一,是囤价格会上涨的货。
以春节促销为例,好的零售商会怎么做?从1月8日就开始涨价。涨什么?不是A、B类敏感商品,而是价格不敏感的普通商品。一般过了元旦就要涨第一波价格,涨幅一般为1至3个点。
第二次涨价在三周之后,也就是1月20日左右,涨幅同样。这个时候,春节大销售就开始了,基本上普通商品的价格要总共上涨3至5个点的毛利。
为什么春节期间商品的价格要不降反涨呢?因为此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相对影响到了需求弹性。
首先,一般到了年底,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旺盛,加之在卖场热烈的气氛中受到感染,价格敏感度就弱。
其次,春节是老百姓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你还要他按平时的消费习惯买中低档的便宜东西,那就错了!父母想让子女吃好穿好,子女从外地回家想要孝敬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拜访都不能空着手,因此春节期间有些品类一定要走中高档路线,使价格带的高峰向高价位推动。
有些采购怕春节囤货卖不出去。其实只要选准了,需求不用愁。想想很多单位发购物卡,一发就是成百上千的金额,很多消费者花不完,因为相比之下,超市的东西都太便宜了。
所以这时促销选品要注意新奇特,中高档,而且要搞大包装。如瓜子180克的肯定好卖,但这出不了销量,2500克的照卖不误;食用油1.5升的最好别卖,主推5升以上的包装。在农村地区也是如此。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你的电脑系统在促销完成之后要能够全线回到调价之前的价格,并且自动回价。因为如果促销之后还是这么高的价格,会严重打击你的价格形象。 (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