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银泰VS鄂武商 市场说了不算

陈岳峰

  资本并购的“扯皮”在银泰和鄂武商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继2006年试图通过二级市场的增持成为鄂武商第一大股东未果后,今年3月至6月银泰再次卷土重来,但又一次被武商联“阻击”。

  如果说上一次仅仅是交锋,这一次双方则彻底撕破了脸皮,“缘份”也差不多到头了。其实,银泰早知道武商联的底牌,那就是大股东的地位不可能出让。依笔者看来,如果不能与武汉市政府达成意向,银泰今后想控股鄂武商的可能性也不大。

  站在武商联的角度讲,倘若鄂武商控股地位出现转移,武商联成立4年来本就迟缓的整合就更无从谈起。因此,保证第一大股东地位在情理之中。但银泰作为投资者,以资本手段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做法也无可厚非。况且,鄂武商的业绩和网络,对于银泰在湖北市场的布局及未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武汉方面行政干预企业市场行为的做法的确值得商榷。

  然而,问题在于,双方间的合作及翻脸,肯定都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

  银泰发出的谴责鄂武商的公开信中表示:银泰是在2004年应武汉市有关领导邀请而投资鄂武商的。而且投资后却“被要求”不许做第一大股东!如果笔者的理解能力没有偏差,银泰应该当初答应了不做第一大股东的“要求”。但2006年,不知事态发生何等变化,银泰在二级市场的增持瞄准的就是控股方的位置。这是导致双方摩擦不断升级直至现在对簿公堂的关键原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既然银泰当初是应武汉某领导的“邀请”投资的鄂武商。银泰当时与某领导究竟是怎么谈的,双方达成了哪些意向,外界仍是雾里看花。不过,在中国现行的市场环境下,以银泰集团及沈国军的智商,最起码的风险意识应该有——领导迟早会更迭,以行政意愿的“邀请”而入,怎么就不考虑往后难以避免会有行政意愿的干涉呢?从这点来看,表面“委屈”的银泰究竟有多“委屈”,争夺鄂武商的控股权是否还有醉翁之意?

  对于更多的地方政府而言,与鄂武商的争斗让银泰的资本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捣蛋资本”。这或许不能怪银泰,但需重复强调的是,在中国现行的市场环境下,这种做法很可能得不偿失。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从舆论上还是实质上,银泰都未能占明显上风。也许,双方在“台面”下的较量远比台上更激烈。两者间孰是孰非暂且不论,未来谁胜谁负更是变数丛生——这显然已经不是市场能完全说了算的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