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5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难得一见之茶玩

王家年

  收藏无奇不有,藏友老陈买来一茶箱,长15公分,宽12公分,高11公分,泡桐木质,重600克,疑似装太平猴魁的。并让我去开开眼界。我知道这猴魁茶玩是收藏缺项,百求不得之物。

  这是一只木箱,不是传统意义的家具木箱,而是按家用木箱式样缩小比例的小箱,属于微缩版,或叫袖珍版。款式虽小,但轻巧玲珑,高低适中,长宽和谐,盖是盖,身是身,二者分明,比例协调,且整只箱子完好规整,大气端庄。尤其正面带暗锁,两边装提款,均为铜质,工艺精湛,包浆浑厚,透着很强的沧桑感,应是件颇有年份的茶玩。

  茶箱周身饰以精美漆纸,平展的栗壳色上,除底面外,前后左右和箱顶均带满工纹饰,极富艺术味道。正面是隶书文字,箱盖为“老裕隆茶栈”五字,箱身为竖写广告:“本号开设镇江西门外大街,自运各种名茶,福州白毫、浙江龙井、仙源魁针、黄白贡菊、秘窨茉莉珠兰,无有不备。至于焙制得宜,装潢之美,如蒙赐故,无任欢迎。本号主人谨曰。”其余四面是花卉,或兰或梅或石榴,线条流畅,布局精工,画意姣好。

  我认真审视茶箱,特别是仔细读完广告文字后,感觉徽州茶味颇浓,告之藏友老陈,仅“黄白贡菊”一句,无疑就是黄山和白岳,敢与福州、浙江相提并论,足以证明是正宗徽州茶物。再问此箱来自安徽,我更是喜出望外,“仙源魁针”正是太平的地名和茶名。我断为道地太平猴魁包装。

  俗话说,“人要衣装马要鞍”、“三分相,七分扮”,意思是精美包装不但可以提升形象,增加品位,且可以抬升价值,展示精神。此话用于茶,不但得当,甚至更高一筹。因为茶很娇气,怕光怕风怕温度,非精密包装不足以保质保香保茶色。眼前茶箱,论品相有品相,讲工艺有工艺,无疑属于外层包装,里面再衬以绵纸裹茶,茶身锁紧,色香味丝毫不外露,保真之品,天下一流,其制作者是聪明睿智之人。

  查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太平猴魁》,在“清朝至民国时期太平茶商旅外开设茶号名册”中找到记载,“店号:老裕隆,店主:陈跃五,籍别:新明牛婆坑,店址:江苏镇江。”这段文字,不啻是茶箱的身份证,由此得知制箱人是新明乡的陈跃五,即今猴魁源头产地的老牌茶人。再查《新明乡志》记载太平茶商在南京茶叶市场的茶号有50余家,占市场份额一半以上,俗称的无徽不成镇,无太不出名之誉,当之无愧。白纸黑字,验明正身,资深的猴魁包装箱,不但来历清楚,且出身正统,有自来茶乡色彩。

  猴魁创制于1900年,至今已百余年茶龄,在中国,堪称是卖得最火的茶叶,斤茶开价动辄数千元,精品甚至逾万,且每每有买茶者呆守茶锅,持币待购。如此高端卖相,不啻为茶坛神话,茶香乘着钞票飞翔,扶摇加逍遥,将猴魁的美誉扬播得好高好远。追溯源头,原来早在清末民初,茶贵身价也贵,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之所以包装就美。想来,今日茶价疯狂也就不足为怪。

  猴魁问世百余年,襁褓外衣留至今,实为不易,包装箱如此完整,更是难得一见之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