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是零售业全年的“寒冬”。在淡季做好促销活动,一方面可以全面完成年度销售计划中当季的销售任务,也能为旺季销售冲高涵养足够客流。
重兵布局夏季促销
超市从业人员在整个年度销售计划制定过程中,一般都会关注淡旺季的任务分配。主管卖场促销的部门应该在年初就要把年度促销计划,按照公司给予的年度销售任务,合理提出促销方案。
由于节日的分配和农耕文明的影响,中国的消费市场很明显的有了淡、旺季之分。
零售市场最难过的应该是4至8月份,这个期间没有大型节日,不是季节交替,几乎没有传统的促销噱头。实践中,这个阶段的促销计划注定是最费脑筋的,万一操作不好,可能就要影响全年的销售任务。
了解夏季消费特点
在国内,消费习惯的形成受农业文明的影响,国人的消费往往是全年攒钱节日花。据对某三线城市市场的消费调查,一般家庭收入在40000元/年的家庭,其中1/3要存在银行;1/3要作为家庭文明消费,包括孩子受教育费用、成员社会实践费用、赡养老人等;1/3作为家庭常规消费支出费用,而这个1/3中,有50%要在10月以后支出,也就是说在前半年,这样的家庭只有年收入的15%~20%用于消费。
按照这样的消费支出比例,在以太原为代表的北方城市,上半年的居民消费大多集中在民生必需品上,因为家庭收入的15%~20%的消费支出,只是正常生活开支,没有大规模消费的可能。
所以,在这样的消费习惯下,超市应将20商品群缩小到民生必需品上来。做好这类商品的销售将是超市淡季的主要功课。
促销创新源自商品
很多业内朋友喜欢造节促销,比如说半年庆、饮料节、啤酒节、西瓜节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也由于促销评价模型的不科学或者不健全,所以,评价结果往往主观性更强。超市本质上是一个商品售卖的场所,核心功能是为顾客提供商品服务。抓住这样的核心,就可以发现很多促销噱头,往往是舍本逐末之举。促销活动只有落实在商品上才是有效的,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慕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