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卫生部门从北京、浙江等地的菠菜、莴笋叶等蔬菜抽检中发现了极微量的放射物,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又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15万吨低浓度核废液排放到太平洋。这些放射物是否会危及我们的生活?专家表示,根据目前通报的数据,不会对我国内地民众生活造成影响,且我国尚未发现放射性核素侵入食物链。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9日表示,目前测出大叶蔬菜上的放射性核素是极微量的,且都是在大叶蔬菜的表面发现的,而并非蔬菜内部,也就是说放射性核素未侵入食物链,发生生态转移。
苏旭解释说,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被蔬菜吸收就会污染蔬菜,如果被污染的蔬菜被牛羊吃了便又造成牛羊肉的污染,这样就是生态转移。
据他介绍,目前大叶蔬菜上检测到的放射性碘-131都是很微小的量,沉降到土壤表面的放射性碘-131的量也是非常微小,且土壤是立体的,蔬菜的根茎都在地下,而非土壤表面。
虽然土壤表面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会渗入地下,但是渗透过程也是稀释的过程,并且蔬菜根茎对放射性物质吸收的转移份额也非常低。
加之放射性碘-131每8天衰变一半,而蔬菜的生长周期都会超过8天,且生态转移还需要较长时间。苏旭表示,即便是发生了转移,量也是极低,甚至检测不到。
(合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