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这些年,保护“非遗”的工作在全国各地展开,除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之外,中国人民从“非遗”保护及宣传工作中重新领略了民族文化瑰宝的魅力。这不但提升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更加让“非遗”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普及和认识,请您谈谈北京市这两年“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和取得的成效。
关宇: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余年的建都史。在漫长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不仅有故宫、长城、颐和园等闻名世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留下了京剧、昆曲、雕漆、象牙雕刻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我们建立了由14个委办局组成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目前还建立了以主管区长或宣传部部长为组长的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北京市从2005年开始着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已经形成了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从2005年起,我们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到2007年底,普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623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戏曲、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类别。我们还加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保护力度。自2010年起,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可获得8000元的传习补贴,用来收徒、培训,举办展览展卖等活动。另外政府还搭建了很多宣传展示平台,比如奥运会时“北京祥云小屋”,里面展示了许多“非遗”项目,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吸引了50余万中外游客,影响特别大。在民俗节日的文化宣传与推广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现在社会一体化、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各地的许多东西越来越趋同,最后真正能留下来的就是保护得好的民族文化,这也是对世界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贡献。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和理念也将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记者:老舍茶馆为了弘扬民族艺术,从诞生起就为京剧、戏曲、杂技等各民族表演艺术提供展示的舞台,近三十年的坚持使得老舍的民族曲艺文化深入人心。今年,老舍茶馆将开辟新的舞台,为“非遗”表演艺术提供阵地,让“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有效地推广、普及与传承,包括昆曲、古琴等多种深受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请您为我们的工作做一指点,在您的宝贵意见及建议下,我们会做得更好。
关宇:我觉得你们的想法非常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让它进入市场。比如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在世界传播得那么广,全世界都会为它所弘扬的英雄主义的精神震撼,这个文化传播的途径就是市场。这种传播的途径有可能比我们靠宣传传播的范围更广泛,影响力也会更大。我觉得你们企业非常有这种敏感度,市场化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好的途径,我也很钦佩尹总的睿智和眼光。这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普查、挖掘、整理,这些项目在世界上都是受注目的,你们把它进一步整理出来、表现出来,这是中国优秀文化很好的展示方式,这也体现了企业的前瞻性和责任感。
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站在市文化局领导的高度,我们想请您谈谈文创企业在保护“非遗”工作中可以采取的方式方法。
关宇:我来举个例子。比如今年春节庙会的情况非常好,仅仅经过短短几年,参与的人数由前几年几十万人达到了现在的938万人,庙会成为老百姓自觉参与度最高的一个活动。庙会也是“非遗”项目之一,这几年我们不断地挖掘庙会的元素,特别是全国对“非遗”项目及民俗活动的挖掘和重视,使得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同样看好你们的这个思路,从这一点入手,以后都可以做得非常有影响力。等到大家都去做的时候,可能就没有机会了,我们需要抢占先机。当然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该鼓励企业、引导企业这样做,做得好的企业也应该给予扶持和奖励。现在在演出方面,我们对挖掘本民族经典文化、传统文化内容的活动都会有一些扶持经费,尤其是剧目的挖掘、整理和创作,每年都有一些专家评审,通过评审的可以获得资金支持,有2000万。另外市委宣传部也有一些产业方面的资助,国家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老舍茶馆在大碗茶、饮食文化、茶文化、演出文化以及场馆方面都非常有特色,这些整合起来都可以打造成一个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从项目上申报资金支持。
记者:请您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给我们讲讲,如何把文化产业化、市场化?
关宇:我觉得宣传很重要,要让大家知道“非遗”项目的历史、文化。比如“非遗”里一个敛巧饭,这是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流传了180多年的古老习俗。每到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少女到各家敛收食粮、菜蔬。待正月十六日这天,由成人妇女将其做熟,全村人共食。现在这个项目规模做的非常大了,每到那个时日,乡里人把家家户户桌子摆在一起,非常壮观。城里的好多人都涌过去要吃敛巧饭,这就是市场宣传的效应。现在游客不光是去吃敛巧饭,还要去住店,去周边游玩买买土特产,这个地区的经济也活了。我们可以从人、事以及产品等方面入手深入发掘可宣传的方式及概念。当然创新也很重要,其实昆曲过去是被比作“歌剧”,而京剧被比作“通俗”,所以京剧也不是生来就高端的。同样,“非遗”的很多项目也需要我们在挖掘的同时赋予时代的元素,才能使节目和演出充满生命力。
记者:老舍茶馆“非遗”舞台搭建起来,但是演出都是相对高端的“曲目”,如何使这些演出在顾客中产生更多的共鸣,使顾客能对“非遗”魅力有更深刻的体验,如何能够吸引外国友人的关注,使他们接纳,这也是我们很关心的问题,还请您指点迷津。
关宇:我这里能想到的是“皇家粮仓”。皇家粮仓定位的目标市场就是国外的以及国内的一些高端商务人群,所以票价很高,两三千到一万多不等。我觉得老舍茶馆也可以参考。我们往国外多去几次之后,也就发现到哪里都差不多,城市化的进程使各地越来越雷同,所以我们就特别希望找到一些本民族最独特的文化感受一下。我觉得老舍茶馆就是这样一个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地方,其高端演出可以面向高端国外游客和国内商务人群。上星期台湾有个团到北京游玩后说道:“你们有最好的京剧演员,而台湾有最好的京剧观众。”这就是说市场需要一个培育期,我们现在的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比如京剧,需要有一种悠闲的慢节奏的心情,这需要一定阶段的人群才可以达到。我们需要社会发展,生活达到一个水平,人的观念达到一个程度,到了这个阶段就自然而然有了这个需求。所以目前看来,市场还需要培育。
如何能把传统的东西拿过来进行有效创新,使之符合市场需求,这是我们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之所以有些企业被淘汰,有些企业成功了,恰恰就是看这个方面的创新能否做好。如果都是大家能做到的那些东西,每个企业都能做到,而正是这种最宝贵的创新精神就是对企业的重要考验。国家对体制内和私营企业是一视同仁的,政府非常鼓励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你们是这里面非常重要的力量,大碗茶已经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走到前沿了。传统与市场的转换和接轨你们已经做得很好,希望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