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记者:老舍茶馆的舞台已经有了很大的品牌知名度,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看演出的,很多老艺人名演员多少年都没有离开过这个舞台,而且从拍客春晚的成功可以看出来,演员们以可以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为荣。对于在夹缝中求发展的老舍茶馆来说,这个品牌和舞台应该是人无我有的优势。
尹:是的。所以接下来的两三年,我们将要把老舍茶馆的三个演出剧场“盘活”,让它们全天都可以转起来。我们将把舞台分层面提供给需要它的更多的演出者。类似一些大奖赛、评选赛及高端的文艺表演,可以在二楼新厅的高端舞台演出;其它的传统文化曲艺表演甚至外地的演出可以在三楼西厅舞台施 展才艺,一些小型舞台表演可以在一楼演出。我们不是出租舞台和场地,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免费提供场地或者适当收取费用。还是那个原则,我们不卖票但是门槛说不定比卖票的还高,这不是有钱能迈过的门槛。现在有好多传统文化的演出、大奖赛甚至院团都没有剧场,我们这里是现成的啊。也许您觉得有不少别的地方也有中式风格的舞台,甚至比我们的豪华,但是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我们既有场地又有品牌知名度。正月十五,我们举办了外国人闹元宵的晚会,来自罗马尼亚、喀麦隆、伊朗、美国、加拿大、法国、爱尔兰等国的外国友人在老舍茶馆的舞台上表演中国曲艺,相声、快板、京剧等等,非常有趣。这是向外国人传播中国文化的最直接的方式。
另外,老舍茶馆已经是诸多大学院校的大学生实践基地了。下一步,我们要开拓更多的小学校,使老舍茶馆成为小学生实践基地。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与国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我认为这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事。大中小学生都可以将他们的传统民乐、传统曲艺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演出带到老舍茶馆来,这里为他们免费提供舞台。除此之外,这个舞台一直是老年人的“戏迷乐”舞台,将来也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小孩子加入。网络平台也是未来的重点方向之一,我们要通过互联网把传统文化的节目全都整合起来。
记者:在过去的成功基础上,老舍茶馆将探索一条未来三五年演出舞台的经营之路,才能够突出重围,立于不败之地。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思路。
尹:分层次对接市场化是我们企业能够选择的道路。
我们茶馆一直是戏、餐、茶三路并进的。从演出方面来说,我们分为高中低三档节目。比如二楼西厅即将上演的“非遗雅集贵宾会”,就是要招待贵宾及高端商务人士,包括海外来宾,要向他们呈现北京及中国的文化精粹。这些演出包括古琴、昆曲、广东音乐、京剧等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舞台上让他们不断亮相,就是要让已经进入“博物馆”的东西重新焕发生命力,让更多喜爱它们的人可以一饱眼福,让更多不了解它们的人可以了解、喜爱它们。我们初步打算周日上午为古琴专场,周六上午为广东音乐专场,这两种都是纯高雅艺术,我们不卖票,不以票为收入。我们将以高端会员等形式作为入场券,主要吸纳喜爱传统文化的极少数爱好者。三楼西厅的演出是一般面向中端消费者的,有丰富的曲艺表演,相声、杂技、大鼓、单弦、变脸、魔术、京剧等等,是传统曲艺的综合性演出舞台,表演者功力深厚,有许多资深知名演员。这样的演出满足喜爱传统曲艺的大众群体。前不久我们举办了青年汇相声擂台赛和拍客春晚,这些演出就是走的大众基层路线,很低的票价甚至是不收门票,欢迎广大群众前来乐呵乐呵、或者自编自演。“青年汇”相声擂台不依附于任何一家相声演出团体,奉行“无门无派,不拘一格”的演出风格,北京各大相声团体甚至是外地的优秀青年相声演员都可以毛遂自荐,来此登台献艺,观众也可以推荐自己喜爱的优秀演员和节目参加演出,我们希望青年演员有一个展示技艺的舞台,青年观众有一个娱乐互动的平台,打造一个真正属于青年的相声舞台。目前,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丰台相声乐苑、星夜相声会馆、嘻哈包袱铺、鸣乐汇等相声社团都已宣布加盟擂台。1月30日,我们老舍茶馆颠覆了以往在人们心中以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见长的印象,联手在网上赫赫有名的“芝麻拍客”,推出首届拍客春晚。在过去一年中红遍网络的牛人、达人、怪人……都汇聚老舍茶馆登台献艺,拍客春晚用“芝麻拍客”贯穿整台节目,芝麻拍客的镜头串联起一个个节目,由视频切换到现场,用视频或现场方式展示表演者的故事以及舞台背后的精彩人生。举办这样的晚会,我们就是要为草根百姓提供一个平民化的舞台,打造一场真正属于老百姓的春晚。
记者:上面提到了很多演出及舞台的分层级对应市场的思路,那么在餐和茶方面是否也是分层级对应不同顾客的需求呢?
尹:是的。从餐方面讲,我们的理念就是——让顾客吃到的是文化。我们要把民俗的东西继续挖掘透彻、挖掘全面,无论是高中低档,顾客来这里消费的绝不是简单的餐饮,而是绝对民俗的餐饮,也绝不是一般的民俗餐饮,而是有着典故、有着历史、有着内涵的个性化餐饮。拿年夜饭来说,我们的特色就是:家里有什么就弄什么。比如年糕,米粉肉啊等等。现在人们过年不需要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而是要过年味、吃年味。总之,我们的小吃,一定要传统透顶、大吃也要传统到位。一年有许多节令,粽子节、汤圆节,这些有节令的日子我们按民俗推出相应的餐点,没有节令的时候按季节推出养生的餐点。同时,我们将通过人员讲解、桌签、锦囊等方式把传统文化的东西全都量化,让每位顾客餐毕都能满载而归。这也是产业标准化的方式之一,也更利于未来分店的复制。
在茶方面我们用七八年的时间走过了每一种茶的原产地,并且找到了原产地品质最好的东西,在品质高乘的地方设立了自己的茶叶基地,我们在茶品质保障下的功夫已得到社会各界及顾客的充分认可。我们还推出了各种茶艺文化表演,将茶文化和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茶产品,获得国内外顾客一致好评。包括农家茶艺、文士茶艺、八宝茶艺、盖碗茶艺、乌龙茶艺、五环茶艺等等。各种茶艺表演既传承了祖国茶文化,又为其赋予了时代的生命力。
在茶方面我们一样是采取分层级对接不同顾客需求的策略。今年我们的思路是推出国风、民风、新风尚三风茶文化。所谓国风是面向高端消费群体的,包括限量茶礼、拍卖茶礼,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民风主要是传统文化元素和茶文化结合,开发普遍能够接受的礼盒;新风尚立足于让年轻人爱上传统茶文化。我们要让茶文化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凡是为了迎合而迎合的文化是做不好的,比如很多传统戏剧为了迎合市场,把京剧改的所谓的时尚版、青春版,在舞台上豪华的灯光布景,融入魔术、幻觉,甚至把歌剧、话剧的很多东西融进来,它的票房却是赶不过传统戏的。就如同我们把茶馆要做成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的样子的话,只有死路一条。还是要做体验式消费,就是让80后、90后的年轻人到老舍茶馆能够体验到在别的地方体验不到的感受。组合包装、概念先行。我们要将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文化体验结合在一起,整体推出,针对官员、老板、小资、凡客有不同的需求推出不同的个性化茶礼,展示茶文化的魅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