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开展债权“激活”行动
本报讯 6月1日起,河南省渑池县农信联社拉开了为期150天的债权“激活”行动序幕,旨在激活信贷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广大贷户的还款意识,有效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此次债权“激活”活动凸现以下几个特点:对信用社区别分类,更具科学性;明确清收目标和工作进度,更具针对性;提出清收方法,更具操作性;实行末位淘汰,更具竞争性。目前,该联社正在积极行动,全面打响这次清收不良贷款的攻坚战。
(徐建华 胡松涛)
宜城:加大贷款清收力度
本报讯 近日,湖北省宜城市联社召开紧急会议,迅速传达省联社在荆门市召开的到期未收回贷款清收督办工作会议精神,针对目前全市信用社到期未收回贷款高达2.4亿元的现实,决定大力清收到期未收回的贷款。突出表现为二个集中的特殊困难:时间集中和人员集中。
此次清收受到领导的重视,联社领导班子带头清收,不仅召开专门会议,而且出台专门文件、明确盘活思路、实行责任包保。
(杨贤友 张府华)
易门:“三位一体”助农增收
本报讯 在百年一遇的大旱之年,云南省易门县芭蕉箐村47户人家共种植早春洋芋170余亩,预计实现产值140多万元,户均收入3万余元,将获得“抗大旱、保收入”的成效。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末,易门县农村信用社为“洋芋合作社”的157名会员累计发放了181笔特色农业贷款,金额70.75万元,使早春洋芋免受干旱之灾,夺取了大灾之年的“大丰收”。“洋芋村”大旱之年喜获丰收,得益于易门联社推行的“三位一体”(即“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信贷支农模式。
(杨益民)
南召:“五大举措”促文明
本报讯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全面推进和谐农信建设,河南省南召联社采取 “五大举措”狠抓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强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强化引导,增强文明服务意识;强化细胞建设,深化创建内涵;强化软硬件建设,努力营造诚信、高效、廉洁的社务环境和健康、洁净、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抓好结合,确保取得实效。在创建活动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到“三结合”,即与当前开展的“机关作风整顿、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与再创省级文明单位相结合。
(尹伟)
靖州:助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本报讯 今年以来,地处湘西南边陲的靖州县农村信用联社以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从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了当地蔬菜、瓜果、烟叶等种植业和木材、农产品等加工产业的发展。
截至5月末,靖州县联社已累放各项贷款6404万元,其中支农贷款5442万元,占全部累放贷款总额的85%,重点用于支持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支持重点木材加工企业45个,支持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28个,累计解决剩余劳动力8600余人就业。
(贺显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