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重庆海拔1000米的凤凰山上,一边品尝当地有名的梨子酒,一边听着重庆市綦江县永新凤凰梨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绍新讲述合作社的致富经。
早在1988年,凤凰山1427户农民就在当地政府的倡导下,栽种了梨树。梨树一天天长大成林,但经济效益却不明显,由于农民在管理销售方面不够重视,加上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果子成熟了却卖不出去,农民只能把梨拿回家喂猪,或者酿酒,一年下来也卖不了几个钱。正当时任村支部书记的张绍新为这些难题头疼时,綦江县供销合作社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在了解情况后,向县委、县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反映协调,在2002年10月14日引导凤凰山梨农成立了綦江县永新凤凰梨子专业合作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合作社通过加强管理、改良技术、组织销售、技术培训、深化加工、注册商标等措施为广大果农开拓了一条致富路。
每到梨子大量上市后,合作社就通过召开会议、发布信息、引进外商等形式,积极组织销售。并培养了一批农民经纪人,他们每年组织外销鲜果80余万吨。同时,为了解决果品积压问题,2008年,合作社还投入39万元,新建梨子深加工厂,生产梨膏等商品,就地加工转化,解决了果农卖梨难的问题的同时,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如今,镇上还积极策划兴办梨花节,迎接县内外的大批赏花游客,又通过“农家乐”给当地农民提供创收平台。一位社员悄悄告诉记者说:“我今年仅在梨花节期间就赚了3万元。多的一天就接待客人98桌,你想不赚钱都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