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3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群雄争锋 农信社图强十策

吴耀祥

  当前,随着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登陆农村市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也风生水起,充分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这给长期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来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顺应形势,趋利避害,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农信社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从以下十个方面下功夫。

  策略一:支农创造品牌。对于农信社来说,面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特征和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特点,更要把握好市场定位,确立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不动摇,把农信社办成农民贴心的社区银行作为第一选择,把“支农”作为第一品牌。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适时打造、更新支农品牌,特别在支持农民、农村经济组织和中小企业等方面要与时俱进,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支农品牌;要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把握好投向投量,保证信贷资金用于有市场、有效益的实体经济。

  策略二:宣传提升形象。农村信用社作为社区性的金融机构,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履行支农职责。在独家经营农村金融市场时期,应该说宣传的作用并不是太大,但随着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广大农村居民对农信社的印象还停留在利率较高、放贷金额较小的层面上,对农信社的发展变化、业务创新和支农新举措知晓面并不高,迫切需要农信社系统加大宣传推介的力度。因此,农信社系统要顺应形势的变化和要求,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改变宣传方式,更新宣传内容,通过及时而有效的宣传,让广大城乡客户知晓农信社的市场定位、服务举措、金融产品、利率定价等一系列金融知识,增强对广大城乡客户的吸引力。

  策略三:发展夯实基础。企业的生命在于发展。对农信社来说,由于管理体制几经更迭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农信社的规模还不大,历史包袱还较重,农信社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我,破除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发展来解决历史遗留和现实存在的问题。

  要确立竞争性的发展目标,既不夸大,也不人为缩小,用跳一跳够得到的理念来明确。要确立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在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坚持审慎经营,坚持把握重点时期和目标客户,既不搞“大跃进”,又与时俱进。要通过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加快创新等手段,用发展来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加快消化历史包袱和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进程。

  策略四:人才彰显活力。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客户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对电子银行等新业务、新品种的服务要求与日俱增,这对自我要求和发展进程原本不高的农村信用社来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科技将是未来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科技的发展靠人才来支撑。这就要求农信社根据自身的实际和需要,加强对各类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通用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形成梯次的结构,保证人才使用的可持续性。

  策略五:服务体现特色。新的竞争条件下,金融产品的同质化趋向比较明显,服务已经成为赢得客户的有效手段之一。农信社要确立服务兴社的经营理念,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农村金融市场客户的现状、需求特点,消除从他行生搬硬套的认识误区,有的放矢地做好针对性的服务工作。要把推进文明规范服务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来抓,明确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文明服务规范工作的深入开展。要牢固树立文明优质服务意识,自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抓好服务质量管理,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策略六:内控管理风险。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在风险可控与可承受的前提下实现业务快速发展与收益的最大化。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才是农信社应当追求的目标。因此农信社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式风险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加强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既从根本上消除短期行为,又为农信社的快速发展打造一道坚实的风险防线。要确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建立统一管理、分级授权、各负其责的风险管理架构;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状况、金融市场环境、客户群体等多种因素确定风险承担水平,明确好相应的风险偏好,并定期对风险偏好进行检测和调整。

  策略七:质量保证持续。对于农信社来说,资产质量是生命线工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因此,必须确立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在坚持好字当先的前提下加快发展。要注重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和变化趋势,根据走向把握好投向投量,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发展与管理、清前与堵后的关系,以审慎经营的理念,围绕农村中的一般农户、规模客户、中小企业、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有效的信贷支持。要坚持以质量为前提的信贷营销机制,以稳健的经营、娴熟的技能促进农村信贷市场的开拓和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避免盲目地追求规模的快速扩张,或与大银行争抢大客户、大项目等非理性行为的发生。

  策略八:创新体现差异。新形势下,农信社要迅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把创新作为促进农信企业健康发展的推进器。要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快产品、机制、服务等多方面的创新,要按照低平台、短流程、高效率的要求,改进现有的信贷制度流程,用“短、平、快”来拓展信贷市场和客户;要不断提高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努力打造符合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方便农村各类客户借贷的新产品;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改变过分强调抵押、质押的担保方式,采用组合式、多形式、差异化、替代式的担保模式,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不断以创新的手段、快捷的方式、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市场、赢得客户、赢得先机。

  策略九:科技支撑管理。要始终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应用能力和支撑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方面,省联社要加大科技投入,为县级法人单位解决系统管理上的难题。要持续提升金融产品的研发能力,进一步拓展银行卡、清算系统功能,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项目,加大中间业务软件的开发力度,为县级法人提供及时有效的产品服务和资金清算服务。另一方面,各县级法人单位要加强与省联社的沟通协调,持续地将相关需求向省联社反映,由省联社来集中力量,统一开发,统一服务,以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策略十:文化提高品位。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一种战略性的软体资源。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已经步入了较为良性的轨道,加强农信社的企业文化建设已显得愈来愈重要,应该把文化建设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要加强对农信企业远景目标的设计、企业精神的凝聚、企业形象的整合、企业文化的提炼,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信社文化,以文化来凝聚人心、规范行为、提升品位、增强信誉,从而持续保障农信社增强竞争实力、树立良好形象。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