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合文化是农村信用社导向性的“航标”,是激励员工奋进的“号角”,是提高农信社约束力的“尺规”。农信社加快信合文化建设,需要倡导“抢擂金融市场,挺进先进行列”的“抢挺”精神,将其作为农信社意识层面的指引和作风层面的标准,使其成为最具农村信用社特色的人文特质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抢挺”精神,首先要激情饱满、斗志昂扬。做人要有激情、做事要有斗志。有了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就会有“抢”的干劲和“挺”的韧劲,就会有争创一流的志气、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奋力开拓的锐气,也会有冲破一切困难、实现更大跨越的无穷力量。农信社具有金融覆盖面广、决策链条短、信息充分的特点,因此,它完全有理由干得比同业机构更精致、更精细、更优秀!面对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只要激情与员工同行、斗志与员工同在,农信社就一定能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实现各项既定经营目标、挺进同行业发展的最前列。
弘扬“抢挺”精神的取向是追求卓越、抢先争优。农信社“抢擂金融市场、挺进先进行列”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就是一场后发赶超的“进位战”和争相崛起的“抢位战”。这就要求农信社必须定位高远、奋勇争先,立志“更高、更快、更强”,比竞争对手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各级干部员工应当清醒地看到,追求卓越、抢先争优就是要眼界高远、定位前瞻;就是要用一流的标准定目标,用一流的品质抓改革,用一流的水准抓管理,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工作;就是要不甘落后,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不断超越自我;就是要着眼更大的金融市场、树立更高的发展标准。纵比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横比金融同业机构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在争先进位中实现做大做强,在后发赶超中实现快速崛起。
“抢挺”精神的灵魂是锲而不舍、强力推进。“抢”意味着竞争很激烈,“挺”意味着前面有困难,需要迎难而上。力度与速度成正比,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力度会产生不同的速度和效果。因此,应当做到越是困难越向前、越有压力越超前,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抓好管理,以遇水搭桥、逢山开路的执着做好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态度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不管问题有多复杂、任务有多艰巨、工作有多繁重,都要紧盯目标、锲而不舍、强力推进。
弘扬“抢挺”精神的核心是挺膺负责、敢于担当。责任与担当是一种姿态、一份承诺,这应该成为农信社员工最具特色的人格秉性。曾国藩曾说过,“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因此,要做到人人有责,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万众一心谋崛起的强大合力。农信社各级管理人员更要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要把职责牢记在心、把工作牢抓在手,全身心投入工作,真正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农村金融稳定的使命,把农信社的发展推向更新的起点。
弘扬“抢挺”精神的关键是雷厉风行、立说立行。应当坚持按照市场化、商业化、股份制的取向,加快农信社的改革,应当三步并做两步走、一天当着两天干。要保持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和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危机感,节奏要快、效率要高,事事往前赶、件件不落后;要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好,风风火火、大步快跑,只争朝夕促发展,分秒必争抓落实;要更新观念,转换经营模式,深入推进经营战略转型,构建科学、高效的经营体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纲,注重效益、注重质量,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能办的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办出成效,努力开创新的业绩。
弘扬“抢挺”精神的根本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农信社的改革发展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来不得任何花拳绣腿,做不得半点表面文章。多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正是凭着少说多做、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农信社才破解了发展的难题,夯实了管理的基础,形成和巩固了快速发展的蓬勃之势。弘扬信合文化、倡导“抢挺”精神,就是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实干的作风,脚踏实地,朝着构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管理科学、服务一流、内外和谐、经营稳健”的现代金融企业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