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日下午,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媒体见面会上谈及农业发展, 会上,刘永好首次提出“新五农”的概念。与“三农”相比,“新五农”增加了农企和农社,农企指农业企业,农社指农民专业合作社。他认为,中国特色的农民、农企和农社的结合是新时期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刘永好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发展农业企业。要让农民逐步做大,做成农场,农场就是企业。从农民到农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农民收入提高的过程,就是一个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生产力获得发展的过程,就是农民受尊重的过程。因为农业企业受到的尊重肯定比单个农民获得的多,获得的收益和投入产出要大,这就提出了规模化、现代化以及环保与和谐等命题。这些命题农业企业可能做得比单个农民更好。”
刘永好还认为,只有农民企业并不够,还要有组织化生产和产业链。在产业链建设和市场接轨、政治接轨以及政府帮助支持接轨等方面,需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因此提出农社的概念。他说,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法律上通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一年发展势头不错,玉米种子合作社、养猪合作社、养鸡合作社、柑橘合作社都星罗棋布地搞起来了,这种合作社和以前的合作社是不一样的,这是农民群众自愿按专业划分,在国家支持下的市场化的合作,是产供销、科研、市场的连接。这种合作社,第一,农民是自愿,不是政府强制;第二,合作社是农民为主导的,合作社法规定了,合作社必须有农民朋友占80%的股份,农业企业其他只能占20%,这就解决了公私农户间一些利益不确定的问题。政府支持单个农民很难,但是支持合作社很容易。对于贷款来说,由于合作社是一个群体,所以能够获得保证,风险相对更小。
刘永好说,通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业、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的环节,这对中国目前的发展格局非常重要。 (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