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甘肃省天水市供销合作社自启动实施“千社千品” 富农工程以来,已累计发展专业合作社125个,注册登记93个,通过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注册认证16个,带动发展标准化示范基地22个,带动农户1.2万户,实现助农增收1.9亿元。目前已有13个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占全省入选总数的22%。
一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法一例》,作好登记注册,完善规章制度,推进民主管理,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内部机制,规范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规范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同时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地认定,对生产管理规范、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的生产(养殖)基地和生产加工专业合作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大品牌化经营力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树立品牌意识,采取独立注册、联合发展注册、依托龙头企业注册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品商标注册。同时加强品牌、商标的培养、保护和宣传工作,组织参加各类展会,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展示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提升产品价值,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如“陇原磐安”辣椒、“瑞德园”蚕豆、“碧莲牌”小杂粮、“秦安”花椒等,其中“陇原磐安”辣椒荣获200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合作社产品品牌”,是甘肃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品牌。四是 推进与“新网工程”对接。继续利用系统的网络优势,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用物资生产、经营企业对接,组织适销对路的农资商品,满足社员发展生产所需;与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型、流通经营型龙头企业,与副产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对接,开辟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进入"新网工 程"的"绿色通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