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农村,小额贷款在推动地方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常被人们称为“及时雨”、“雪中炭”。
近年来,内蒙古托县信用联社联手当地劳动就业服务局,率先在全市九个旗县启动了下岗失业人员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截至2009年12月底,该联社小额贷款余额达1210万元,累计安排贴息资金128.5万元,让小额贷款成了当地人自主创业的“及时雨”、“雪中炭”。
找项目 拿贷款
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行,托县信用联社与托县劳动就业局、财政局制定了《托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明确了“找项目、拿贷款,创业带动促就业”的工作思路,从申请小额贷款第一步起,先找好项目,办理《营业执照》。从项目入手,立足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贷得出 收得回
运行五年来,托县的小额贷款业务认真落实“阳光放贷”政策,规范贷款流程,明确贷款责任,资金运行状况良好。小额贷款还款期为两年、低息,其中,符合贴息项目的,由财政给予全额贴息。所以,申请人员多,申请人还贷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处理好贷得出、收得回的问题,是所有经办银行面临的实际困难。托县联社经营班子积极转变工作思路、采取措施,一是集中办理,指定新坪路二分社为全县唯一放贷机构,分社直接对联社负责,把小额贷款工作纳入联社总体稽核检查内容,与日常经营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把贷款责任制与小额贷款捆绑运行;二是坚持重民生的宗旨不动摇,紧紧围绕托县县委、政府民生工程,确保小额贷款资金随时使用、随时到位、随时办理。
降门槛 建平台
小额贷款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再就业问题。针对小额贷款门槛高、反担保手续复杂的问题,托县农信联社积极与当地劳动就业服务局担保中心协调,请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简化申办手续。2009年,托县联社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336户贷款申请人入户调查、审核放贷工作。并设立了“新坪路二分社”营业点,同时,在劳动力市场内采取“一站式”办贷平台的方法,即,劳动就业服务局担保中心、经办分社信贷员聚集一处,对相关手续进行集中办公,申请人员办完相关手续,就可以直接拿到贷款。办理贷款申请周期缩短为10天,极大地方便了贷款申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