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是为了建立、健全全国的危险化学品基础数据库,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危险化学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2002年施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就提到要开展危险品登记工作,2005年《关于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的通知》发布至今也已经5年,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究竟做得怎样,又出现了怎样的问题?
1月7日17时25分左右,甘肃兰州市西固区北部钟家河的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6人遇难、1人重伤、5人轻伤。也是因为这起事故,有人士反思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对于危化品安全管理以及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的重要性。而日前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通报的“关于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情况”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全国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登记率接近71%。其中:北京、内蒙古、辽宁等11省(区、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登记率达到100%;天津、上海、山东等7省(区、市)的登记率超过80%;河北、山西、浙江等6省的登记率低于50%;甘肃省尚没有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
5年 登记率刚过70%
记者了解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根据条例,我国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而2005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全国生产单位、储存单位、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单位的登记工作。也就是说,危化品登记工作应该是在2008年就完成的,为什么到了2009年年末,全国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登记率才刚过70%呢。
培训不到位影响系统使用
根据通报,浙江省的登记率不足五成。记者注意到,2009年7月,浙江省安监局组织全省各市、县安全监管局危险化学品登记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技术辅导专题培训,重点包括在线辅导培训“危险化学品登记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使用,明确危险化学品登记“一书一签”等登记材料格式。而截至2009年9月23日,浙江省430家企业提交登记电子资料,经国家登记中心审核合格的企业仅72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登记培训及辅导工作不到位,申报的登记资料审核合格率不到20%,严重影响了登记工作进度。因此,浙江安监局2009年10月发文要求加强对登记单位集中辅导工作,尤其是对未参加过登记辅导班和申报登记资料审核不合格的登记单位进行一次集中辅导。
记者了解到,不光浙江省,还有一些省市也出现了登记人员不会使用危险化学品登记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的情况,这跟培训不到位不无关系。
登记办公室的工作未完成
按照2002年《关于〈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在当年12月底前完成组建和完善登记办公室的有关工作。实际情况是:继国家安监总局设立化学品登记中心之后,全国30个省(区、市)在2006年以前才陆续完成成立危险化学品登记办公室的工作。而甘肃省因机构调整尚未成立危险化学品登记专门机构。
此外,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部分地区对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进展不平衡,各地差距较大,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尚不完整;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的体制没有理顺,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的机制尚未健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的人员变动较大,有些地区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所需经费没有得到保障。
期限定在今年上半年
危化品登记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安监总局也提出,2010年上半年完成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登记率超过50%的省(区、市),要加快登记工作进度;登记率低于50%的省(区、市),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开展登记工作。
要实现这个目标,有几点工作必须加强,包括深入研究当前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体制和法制建设;开展已登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加强危险化学品登记情况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