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翔)1月8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正式授予浙江省余姚市“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余姚“瀑布仙茗”同时被命名为“中国文化名茶”。在当日上午举行的中国茶文化之乡授牌仪式暨“瀑布仙茗·河姆渡论坛”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将上述两项荣誉牌匾授予余姚市。这是余姚市继获得中国原始茶源头、中国最早产茶地之一、中国名茶故里之后,又新添了两项荣誉。
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宁波市茶文化促进会、余姚市人民政府主办,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承办。1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相聚余姚,共同见证了名茶故里再获殊荣的辉煌时刻。
余姚是中国名茶故里,中国原始茶源头地之一。1973年发现了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2004年又发现了距今6000年前的田螺山遗址,在这个遗址中,考古专家发现有人工栽培的茶树根,引起了茶学界和史学界的关注。有学者认为,距今6000年前的田螺山人可能已经开始种茶,这一发现或将改写中国人工种植茶树的历史。汉晋时期,余姚就已经培育出了“瀑布仙茗”。
据史料记载,19世纪后叶,余姚四明山是出口平水珠茶的主产区,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世界优质食品博览会上,余姚“天坛”牌珠茶获世界金质奖,至今余姚茶叶在非洲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等国最受欢迎。
目前,余姚市共有茶园面积6.1万亩,全市21个乡镇有19个出产茶叶。2009年茶产值1.57亿元,出口创汇4亿元人民币。2009年余姚市政府制订并出台了产业提升规划,明确提出,在未来3年内,余姚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重点宣传推广余姚“瀑布仙茗”茶品牌,发展壮大余姚茶产业。
据余姚市代市长毛溪浩介绍,茶叶产销已经成为余姚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此次授牌和命名,是对余姚市茶文化和茶产业建设所取得成绩的高度肯定。余姚市委市政府也希望借此机会,再次掀起茶文化保护和宣传的热潮,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提升余姚市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服务茶农增收。
授牌仪式后,还举办了“瀑布仙茗·河姆渡论坛”。日本东北大学教授铃木三男、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程启坤、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等茶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余姚“瀑布仙茗”的文化内涵及产业发展形势分别做了精彩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