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道无道》落笔有道

张 鸿

  小说《茶道无道》封面。

  有人说潮汕人是在茶水里泡大的,这话不假。潮汕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一日无茶。功夫茶成了潮汕地区最为古老最为独特的文明象征。

  廖琪的小说《茶道无道》开篇就点出这么一个通篇关联的关键词——茶,并递进地表达出潮汕人与茶的关系。

  《茶道无道》讲述的是两代茶人的生命历程,上半部写茶仙丁世昌,下半部写他的女儿秦凤丫,故事背景历时三十余年。纠结在传奇故事和人物命运的展开以及全面的茶文化展示中的,是一对清代诗人丘逢甲专门请人设计的一大一小的陶壶,这一对陶壶引出秦、贾两家因茶叶经营所引起的仇恨争斗。

  本书以上下篇的谋篇布局,通过对两代人命运的书写,唤起人们对于不同时期的历史观、价值观的思考。

  通观整部作品,最有艺术成就的是在上篇。在这一篇里,廖琪将有关茶叶、茶壶、泡茶的手法都很酣畅淋漓地展示出来,比如好茶在岩韵、清韵、水韵上的分别,比如一把陶壶由新壶到养成茶壶的繁复过程,这些完全可以独立成篇,成为一部茶文化专著。

  整部书的高潮是“斗茶”。据了解,中国茶文化中除了“斗茶”(也就是简单的辨茶)外是不存在“斗茶”这一说的。

  《茶道无道》写的是茶事,但更深层落笔的是人事,作者廖琪对“人事”有着很深透的理解。尤其是对人与茶结合在一起,那种扭曲的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及对于追名逐利之徒假茶文化之名,把茶叶变成了奢侈品,变成了金钱的代名词的人和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一位评论家说过,小说家的创作有几个层次,一是重故事情节,二是注重人物刻划,三是注重细节描写,四是注重语言的修为,五是完美地将以上四者融合一起,这似乎就成为了一种“道”了,无法言说。

  茶道无道,文道也无道,但廖琪落笔有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