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襄樊市“新网工程”建设的组织设想

王传雄

  新网络工程是2006年国务院明确赋予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这标志着“新网工程”已经纳入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

  “新网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供销社的实际情况。在实施“新网工程”中要统筹兼顾,多法并举,注重实效。

  依托主业建网络。供销社过去曾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专营部门。供销社的农资经销人员多,经验丰富,以此抓住农资品牌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契机,由农资公司主办并成立配送中心,通过开放办社,吸纳其他资本加盟,整合系统内外农资经营网络,建立起覆盖全市主要农资市场的农资流通网点。

  依托龙头建网络。龙头企业对带活其它弱小企业,搞好流通,让利于民有着巨大的磁性和拉动作用。因此,要以多种形式,如项目协调、专项督办、政策倾斜和创建好班子等活动,大力支持龙头企业放开手脚真抓实干。通过招商引资,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产,采取整体出租、转让经营、投资融资等方法,让龙头企业舞动起来,带动其他企业活起来,共同唱好现代流通这台戏。

  依靠政策建网络。“新网工程”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惠民工程,需要从政策层面给予大力支持。为了与商务部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工程”等发展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对接好,既充分利用相关的优惠政策,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襄樊市政府专门召集市商务、供销部门进行协调,使全市200多家农资“农家店”和100多家日用消费品连锁店进入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试点,享受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各县(市)区也都相应出台政策,为“新网工程”的全面推进创造条件。

  依托专业社建网络。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引导千家万户的农民及其产品进入千变万化市场的有效载体。几年来,我们坚持合作制原则和开放办社方针,围绕8大特色产业,深入探索“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民合作经济发展之路,引导和指导农民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有潜在市场和较大经济价值的农产品基地和市场化管理的经济实体。目前,襄樊市农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供销社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引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基层社组织建设,调整布局,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夯实基础、占领市场、扩大经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要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参与农业产业化,改造基层的一个重要途径。各县(市、区)供销社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优势,以产权为联结,以利益为纽带,依托广大农民社员,大力发展各类种植、养植、加工、贸易、中介服务等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应突出区域特色、品牌优势。从目前襄樊市已成立的专业合作社看,规模小、渠道窄、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不理想,与襄樊市作为全省的一个农业大市的实际要求差距很大。要号召农民和各类组织积极参加,解决所有者缺位,进一步完善合作社基本制度,合作社基础是农民社员,发展农民、服务农民、密切同社员的关系是实现供销合作社长远发展的大计。

  依托外力建网络。供销社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以“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以农村、农业、农民保险为内容,共同打造服务三农的优良平台,以化解三农风险为目的,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实行优势互补,满足农村、农业农民的保险需求。供销社要以此为契机,借助网络优势,发动下岗人员,兼办代理保险业务,尽快开展具体的业务合作。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樊市供销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