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暗藏爆炸物
炸药到底应该放在哪里,答案无论如何不应该是办公楼。4月17日,湖南省永兴县大岭煤矿原拟整合的技改风井因非法储存雷管炸药发生爆炸。令人吃惊的是,存放炸药的一幢三层楼,居然楼下办公,楼上住人,而炸药就堆放在一楼第二间房。爆炸发生后,办公楼已经不见了,只有现场还残余着片片瓦砾,空气中弥散着一丝丝焦味,站在空荡荡的遗址上,这栋三层的建筑物几乎看不出曾经存在过的任何痕迹。而几十米外的另一幢两层楼受到严重冲击,所有门、窗户都已不见踪影,坪前的几台大货车也被巨大的冲击波击毁,车身严重扭曲变形。矿上的工人讲,他们领炸药、雷管都不是在炸药库,而是在办公楼。
炸药应该放在哪里个答案当然也不应该是民居。12月1日,河北省武强县发生一起爆炸时间,3人在事故中死亡,而这栋房子与其他村民的房子紧挨着,在此存放烟花爆竹太不把邻居们的安全当回事儿了!
《安全生产法》对民爆物品使用和存放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但是,屡禁不止的涉爆事件却仍表明一些企业涉爆物品管理混乱、监管部门监督不力、监管人员责任心不强。据永兴县当地百姓说,办公楼里有炸药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几乎人人皆知,而唯独当地的监管人员,似乎从不知情。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才有明里办公,明里住宅,暗里却储藏爆炸物品的事情发生,才有如此多类似的事故发生。
明停暗产技改矿
“技改矿”,对煤矿的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进行改良革新,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化生产,这本来是个天大的好事情,然而,由于“技改”名下的诸多违法行为,“技改矿”几乎和“事故矿”画上了等号。
9月8日1时左右,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新华四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54人死亡,25人失踪。事后调查发现,该矿属于技改矿,早在去年就应该停产整顿,按规定,每班只能下井5人。然而,事发时,该矿共有93人在井下工作,结果79人被困井下。
其实,对技改矿的管理从没有放松,不仅大会提,小会说,而且各种检查组一批又一批“光临”,驻矿的安监员一个不够要几个人一组。但是,即便如此,事故从没有停止:8月28日,国家安监总局通报了8月初以来的7起技改矿事故,其中,8月24日,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一改扩建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4人死亡;8月26日,贵州省毕节地区黔西县江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6人死亡;12月2日,国家安监总局再次通报了2起技改矿事故其中,11月26日,贵州兴仁县振兴煤矿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也是发生在项目技改时,10人死亡。
如此多的事故,虽然其背后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挥之不去的都是“技改矿”3个字。我们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重视“技改矿”问题,如贵州省就提出不能让一千个整合技改矿变成一千个隐患,一千个定时炸弹;我们更愿意看到,有关部门对付这种明停暗产,明合法暗违法的技改矿,能够拿出真正有效的雷霆手段来。
明紧暗松责任方
新年的第4天,济南市针对奥体中心体育馆“11.11”火灾事故开出重磅罚单,根据调查,济南市建委虽然对工程项目进行了多次检查并提出隐患整改意见,但是真正的整改行动却始终没有得到落实。令人庆幸的是,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实上,由于条件限制,安全管理人员不可能一天24小时紧盯隐患单位进行整改,因此,企业是否能够摆正自己的地位,将自己视为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主体,就成了隐患能否消除、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所在。
2月9日,中国最火的中央电视台真真正正的“火”了一把!当日20时许,央视新大楼燃放焰火,连附近的东三环上都站满了欣赏的人,然而不一会,烟花引燃了大楼,火从北配楼顶楼开始烧,一层层烧下来,不足10分钟已经烧到楼底。隔着一条马路,都能清晰地听到爆炸声,大火映红了北京东北方向的天空,一时间,位于CBD的移动基站爆满,连电话都打不出去了。随着大火的燃烧,大量白色墙皮碎屑落在围观人群中,火势达到80米到100米高,在灭火过程中,一名消防战士不幸身亡。而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业主单位人员不听民警劝阻执意燃放A类烟花所致。”
既然事前的警钟听不到,那么在发生事故后总应该长记性了。然而,在元宵夜“火”了一把的中央电视台,8月10日再传着火消息。虽然事后证明是自燃,且在消防车赶到时火头已经熄灭,但是,依然暴露出了央视在防火管理方面的欠缺。
一把大火,不仅烧出了隐患,更烧出了企业责任心的淡漠,管理意识的淡漠。面对警告和意见,面对敲响的警钟,表面信服,实际应付,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明无暗黑作坊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但是,11月12日,在广西贺州市杨会村的一家非法鞭炮作坊中,花朵凋谢了,太阳陨落了。“轰”的一声巨响后,全身烧黑、面目全非的小孩被一个个从着火的楼房中抱出来。事故现场一片狼藉,这个楼马上要塌陷了,地上到处布满了炮筒和装好火药的烟花,而实际上这个房间正是布满了整整一层的炮筒,这家鞭炮黑作坊的爆炸事故造成了2死12伤,除了一名61岁老人外,其余的都是村里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从事这样危险的工作目的只是换取每天1块钱这样微不足道的报酬。据当地村干部介绍,杨会村以前没有做私炮的传统,因此查的并不严,而且事发地比较隐蔽,这才被人当做非法烟花爆竹的加工地。
其实,“黑作坊”事故在年初已经发生很多起了。1月2日,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一村民在家中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发生爆炸,3人死亡,3人受伤;1月11日,广东清远市青南村委一私人作坊因非法生产烟花爆竹而发生爆炸事故,5人死亡,9人受伤。1月23日16时40分,贵州铜仁地区沿河县一村民家中烟花爆竹非法作坊发生一起爆炸事故,6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一人重伤。
鞭炮黑作坊多年以来事故不断,早已成为喜庆年节中的不和谐音符,今年安委会办公室发出的1号文件就是关于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引发事故的通报,可见对这一类事故的重视程度。而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一环,就是不仅要查明的,更要查暗的;要查正规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更要查“黑作坊”,因为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最容易滋生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