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12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建设一流科技平台 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图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运行监控室。   王国政 摄

  2004年6月,根据国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挂牌成立,承担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省联社成立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秉承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理念,积极打造一流科技支撑平台,推进各项业务的全面发展。截至2009年10月末,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782亿元,比2003年末增长1.55倍,存款总量居省内各金融机构首位;贷款余额4456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达到2951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及新增额连续多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在信息科技网络体系的有力支持下,全省农信社业务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业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项存款从2000亿元到3000亿元用了2年多时间,从3000亿元到4000亿元用了1年半时间,而从4000亿元到5000亿元仅用1年时间。目前,山东农信社已成为全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资金规模最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实施“科技引领”战略  建设高水平科技平台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对银行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业务体系带来剧烈冲击。而以银行信息系统为依托的竞争手段,更是明显落后于国外银行。在国内,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建成了以“数据大集中”为核心的新型银行信息系统,在促进业务战略转型、促进管理水平提高、增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省联社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信息化建设列为“六大工程”建设之一,先后投入20多亿元,成功构建了体系健全、功能完善、业务齐备的银行信息系统,在支持和促进业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体科技水平在全国农信社系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支持城乡经济发展,省联社从2007年9月开始建设以“数据大集中”为目标的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经过300多名项目建设人员的共同努力,历时24个月,到2009年9月13日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在全省5200多个营业网点顺利上线运行,实现了全省业务数据集中存储和管理,这是全省农信社信息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整体科技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提升了一个新层次,实现了新跨越。山东农信社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引进国外先进核心业务系统的农村金融机构。

  2009年8月14日,新一代系统顺利通过了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经专家委员会鉴定,省农信社在开放式平台上建设的新一代系统在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山东农信社坚持“科技引领”战略,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新一代系统成功上线运行,不仅是信息技术的重大变革,更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重大变革,将在经营理念、产品创新、风险控制、会计核算、管理信息化等方面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在经营理念方面,新系统实现了由“以账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业务数据、客户信息、管理和渠道的统一管理,构建了未来“数据仓库”的雏形,为今后加快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产品创新方面,新系统实现了金融产品参数化定制,提高了产品研发效率,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能够充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提供贴身、方便、快捷的服务。

  在风险控制方面,新系统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控制体系,风险控制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各个层面,实现了“人控与机控有机结合”,最大限度降低了业务层面的操作风险。同步建设了指纹识别系统,实现了客户指纹取款、指纹办贷以及柜员指纹登录、会计主管指纹授权等业务功能,在保护客户资金安全、防范内部案件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会计核算方面,新系统确立了县、市、省集中核算的方式,实行以县级联社为单位“一本账”,既能满足现有法人现状的需要,也为今后法人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全面引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今后会计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管理决策信息化方面,新系统实现了报表自动定制和汇集,实现了客户信息、业务数据的整合共享,能够实时响应市场和管理需求,为各级业务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畅通支付结算渠道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2004年以前,由于网络系统不畅通、功能不完善,支付结算一度是制约农信社发展的“瓶颈”。在“科技引领发展”思想的指引下,山东农信社不断加快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步伐,成功构建了以大小额支付、农信银、银联为主体的全方位、多功能、全天候的支付结算体系,实现了与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完全一样的支付结算服务功能,并且自主研发了农民工银行卡、惠农一本通、农民自助终端等一批服务“三农”的特色业务。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联合攻关和不懈努力,全省农信社“一点接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实时、跨行、跨区域资金汇划;全省统一接入银联系统,实现了信通卡“一卡在手,走遍全球”,能在67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信通卡业务;在全国率先加入农信银系统,实现了全国农信社柜面通存通兑、电子汇兑、银行汇票等业务功能,支付结算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在完善对外支付服务手段的同时,山东农信社还注重发挥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积极开发为农村客户服务的特色产品,在全国较早开发推广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取款业务,实现了农民工“外地打工,回家取钱”;开发了“惠农一本通”业务,实现了15种财政类涉农补贴统一发放,确保了补贴资金及时安全发放到农民手中,保证了中央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在全国率先开发了农民自助终端,打响了电子银行进村入户的“第一枪”,方便了农村客户办理业务。

  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全省农信社已经拥有了渠道多样、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电子支付和清算服务体系,能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便利、安全的服务,客户办理业务不再受时间、地理位置和营业网点的限制。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支付结算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全省农信社的“优势项目”和“拳头产品”。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