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地方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浪潮中,很多基层社因为负债过重,最后都未逃脱被变卖的命运。新疆伊宁县社坚持“基层社,一个不能少”的原则,最终全县15个基层社全都得以保留下来。
如今,遍及农牧乡村的流通服务网络、遍地开花的专业合作社,都见证基层社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基层社不仅已经成为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而且成为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基石。
地处美丽的伊犁河谷的新疆伊宁县供销合作社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确定的100个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县社主任郭伯景获得了2009年全国农产品经纪人十大合作模范称号。在近年供销合作社改革工作中,这个县社坚持做到了“四个不动摇”(即坚持把供销合作社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方向不动摇,坚持狠抓网络建设不动摇,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不动摇。),经济效益连年攀升,成为伊犁州23个县市供销合作社的龙头社,年年受到州供销合作社的表彰。
基层社,一个也不能少
伊宁县供销合作社主任郭伯景是一位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进入供销合作社的干部,对供销合作事业怀有深厚的感情,到如今称得上是老供销合作社人了。前些年,在供销合作社经营萎缩“一卖了之”错误风潮中,当时不少人找到郭伯景要求将基层社的家产和地盘卖给他们。
郭伯景说,我有一个信念,基层社就是供销合作社的基础,是供销合作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前沿阵地。基层社兴旺发达,供销合作社才能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如果基层社基础薄弱,供销合作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当时伊宁县社坚持供销合作社不管怎样改,决不能一卖了之,牌子不能换,红旗不能倒,队伍不能散,阵地不能丢。结果全县15个基层社一个也没变卖,全部得以保留。
郭伯景介绍,在基层社改制和新建巩固工作中,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从社会上共引进种植大户、商户、致富能人、村支书等各类社会能人11名担任基层社主任,他们共带进200万元资金。外来人才的引进,使基层社活力不断增强,经营范围进一步拓展,基层阵地进一步巩固,极大地提高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地位,树立了为“三农”服务的良好形象,加快了基层社向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进程。
基层社阵地的巩固为供销合作社发展奠定了基石。如“伊犁西航鹅业公司”就是由伊宁县供销合作社和三个基层社联合自然人发起成立的,带动了全县鹅鸭养殖量达100万只。利用基层社的地盘还兴建了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成为农村农副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如萨木于孜乡供销合作社活畜市场和曲鲁海乡供销合作社的综合市场等,每个市场仅出租摊位一项每年都可创收2万元,人气很旺。
构建网络,服务“三农”
前些年,农村流通领域由于缺乏市场主体,市场秩序混乱,
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坑农害农事件大量发生,成为农民吃亏最大、受害最重、反映最多的热点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为了重塑供销合作社为“三农”服务的新形象,重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让农民不出村就能购买到放心商品,而且买得便宜,买得便捷,进而增加收入,自2005年7月开始,伊宁县供销合作社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和“一社两店入村工程”这一大好机遇,与自治区供销合作社新疆新合作、家佳乐连锁配送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县配送中心,以及各乡镇配送店、308家日用消费品农家店和“农佳乐”、“伊河谷”品牌农资农家店319家,在村委会建综合服务社100家。
伊宁县供销合作社还收购了濒临倒闭的县种子公司,争取到了在全疆范围内的种子生产经营资质。伊宁县是具有100多万亩可耕土地的农业大县,仅一年的种子供应量就可获得相当可观效益,从而成为全疆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唯一一家可在全疆范围内制种的单位。
经过几年努力,伊宁县供销合作社已经构建成包括日用消费品、农资、农副产品购销、物资回收四大类销售网点727个,从而编织成遍及农牧乡村的流通服务网络。
专业合作社遍地开花
2005年7月22日,新疆第一家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鹅鸭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伊宁县撒拉村成立。截至今年,伊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达176个,入社农户17000多户,涉及10万农民。伊宁县供销合作社近几年来,花大气力贯彻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引领各族农牧民创办各种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奶业供销、林果业生产、手工刺绣、流通业等行业,并培育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茁由”、“伊航”、“伊河谷”、“弓月”、“惠农”等10多个品牌。
记者来到伊宁县青年农场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占地1700亩,共有750座温室蔬菜大棚,这个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1月成立,种植的黄瓜、辣椒、葫芦瓜、双孢菇等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还出口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仅今年3月至5月就出口蔬菜500吨,发展前景广阔,而这仅仅是伊宁县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个缩影。
今年伊宁县供销合作社将6大产业的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整合,分别成立了伊宁县奶牛养殖专业联合社、伊宁县牛羊育肥专业联合社等6个县级专业合作社,预计明年,每个专业合作社销售额在5000万元至8000万元。
伊宁县供销合作社改革取得斐然成绩,2006—2009年,销售额分别是3194万元、4666万元、7000万元、1亿元,利润是68万元、73万元、105万元、200万元。
郭伯景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明年伊宁县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目标一定能达到6亿元,使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力量。
本版文字和照片均由本报驻新疆记者宋铭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