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2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内蒙古农信社存款业务实现历史性跨越 各项存款超越千亿元

□ 王志刚

  截至2009年11月30日,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突破千亿元大关,余额达到1017.4亿元,比年初增加150.9亿元,增长17.4%,列工行、农行、建行之后,居全区金融机构第四位。

  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以来,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存款立社”观念,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壮大资金实力,在2008年底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后,2009年实现了存款业务的历史性跨越。

  强化科学发展意识。全区农信社在扩大存款总量同时,努力优化负债结构,积极研发开办农户养老储蓄、医疗保险储蓄、子女教育和婚嫁储蓄等新业务,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大力组织吸收对公存款。截至11月30日,全区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比2005年增加626.2亿元,年均增长27.1%,在不到四年时间增长了1.6倍,其中对公存款277.1亿元,占比27%,比2005年增加4倍,占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

  不断加大支农支牧力度。采取“阳光信贷”模式,积极开办农机具购置专项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致富能手贷款、助学贷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金融产品,既贴近农牧民生活、符合农牧民特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又充分体现农信社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灵活经营方式,以贷引存,以贷稳存,不断提高客户认可度和忠诚度,实现存款业务有效增长。截至11月30日,全区农信社贷款总额比2005年增加576.3亿元,年均增长35.6%,在不到四年时间增长了2.3倍。2006年至今,累计发放农牧业贷款1827.5亿元,占比72.1%,占全区金融机构农牧业贷款总量的90%以上。

  努力提高服务手段。2007年末,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完成并成功上线运行,实现全区通存通兑和全区数据大集中;2008年初接入全国农信银系统,实现与全国农村信用社通存通兑。核心业务系统涵盖了全区93家旗县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2400多个网点,成为我区联结城乡最大的金融服务网络。2008年3月成功发行首张“金牛卡”,并相继研发推出“惠农一卡通”、“富民一卡通”、“手机支付通”等特色银行卡品种。截至11月30日,全区农村信用社金牛卡发行达到506万张,吸附余额114.6亿元,发卡量居全区金融机构第三位。逐步推广使用电话银行、自助设备,自今年4月首台ATM自助设备投产运行至今,已在全区布设ATM机具249台,共发生业务139万笔、金额15亿元,有效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点。依托信息化建设基础和平台,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积极开办代发工资、社保金、涉农直补资金等多项代收代付业务,在为广大客户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拓宽了存款组织渠道。

  大力改善服务环境。在全区农信社推广应用统一的VI识别系统,使全系统的形象标识、服务标准、网点设施、广告用语等对外形象逐步规范。四年来,全区农信社共新建、翻建网点414个,投入10.7亿元;改造、装修网点95%以上。推出农牧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提供区内其他商业银行所不具有的、在信用社网点柜台受理其他银行借记卡限额取款业务。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信息渠道,扩大对外宣传,进一步提升全区农信社社会形象,提高社会知名度,以全新的形象和规范、特色、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更多客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