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市场体系,是流通领域内农产品经营、交易、管理、服务等组织系统与结构形式的总和,是沟通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对扩大内需,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对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行科学规划与布局。
要科学制定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及实施纲要,从宏观上加强对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各级地方政府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务求实效、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进行统一规划,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同时,在规划新建市场时,要着眼于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发展定位,在现有市场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发展,完善市场功能,增强辐射能力,切实做到农产品市场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完善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产品市场的现代化管理。
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加快传统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整合、改造和升级,特别是要加强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易条件,提高交易效率。重点要加强市场场地的硬化、水电路配套、交易棚厅,以及农产品加工和贮藏保鲜等设施建设,尽快改变市场设施简陋和脏乱差状况。同时,要完善市场服务功能,提高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网络化程度。加强对仓储设施、配送系统、通讯、信息网络、电脑结算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农产品市场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健全各级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购销对接等服务,衔接产销,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
三、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 一是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支持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县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二是培育“农超对接”龙头企业,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接;三是促进“农超对接”基地品牌化经营,提升基地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强化农产品基地农民培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
四、健全市场法律体系和监督机制,规范市场秩序。
健全的法律体系和高效的监督机制是规范市场秩序的基本前提,也是市场体系建设和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因此,要以公平竞争为原则,致力于维持市场秩序,保护合法经营,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坚决取缔各种违章违法经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逐步完善各项交易服务设施,尽快解决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中市场主体和客体市场准入、市场载体功能缺失、中介组织定位的问题。国家对此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集中对涉及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有关法规、政策等进行清理,消除不利于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各种政策性障碍。加快制定、补充和完善与有关法律、法规配套的条例、实施细则,使法律、法规更有可操作性。
五、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围绕农产品流通政策、运销贮藏加工技术、质量安全知识与法规、农业科技等内容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向农产品经纪人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强市场开拓能力。积极引导农民营销合作组织发展,鼓励运销大户、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领办营销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作者系广西区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