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国性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的支付结算体系还须进一步完善。如何发挥科技优势,充分利用现有支付结算渠道,丰富支付结算工具,引导客户应用非现金支付方式,提高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是农村信用社必须充分思考的问题。
对于农信社来说,制约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提升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村支付结算组织机构建设失衡、支付结算基础建设滞后、支付结算工具品种偏少、支付结算认知度低。央行副行长苏宁曾经指出,“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作为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必将在畅通农村支付清算渠道、提高农村地区资金清算效率,改善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河南省农信社针对这一情况,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改善支付结算环境。2008年5月省联社开始进行“农信银”项目系统建设,省联社信息科技中心自主完成了“农信银”系统与综合业务系统的接口开发工作,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内部开发和测试工作。
2008年11月1日河南省农信社正式加入到全国“农信银”资金清算网络,开通了全国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银行汇票、实时电子汇兑三大业务,其中“农信银”全国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是目前河南省金燕银行卡出省后通存的唯一通道,有力促进了金燕卡的品牌营销和业务开展。该项目获得了全国“农信银”最佳贡献奖。
河南省农信社充分利用该平台不断改变目前现金结算的传统支付结算方式,增强农村居民的支付结算意识,促进农村与城市支付结算平衡发展,增强中小企业和农民的支付结算意识。大力推广和应用多元化的支付结算工具,充分利用银行卡在农村支付结算中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积极为外出农民工汇款和各种财政补贴提供便捷的交易渠道,方便农民日常支付结算。
截至7月底,全省累计发生“农信银”业务56.9万笔,累计交易额达134.36亿元,日均发生笔数2413笔,日均发生额达5693.4万元,实现手续费收入368.55万元,交易成功率达99.8%。“农信银”业务的开展,极大拓宽了河南农信社的服务领域,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便捷、优质的结算服务,增强了与同业竞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