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0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黄爱东

  60年,伴随着共和国艰难曲折又惊心动魄、令人振奋的发展过程,信合事业经历了同样的曲折、磨难与欣慰、豪迈。回顾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我们万千思绪,翻滚心潮,难以平静。

  回顾过去,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找准位置,明确方向。但对农村信用社,看今朝,思未来,显得更为重要,自不必再细说过去的那些太多太多的辛酸、冤屈、苦难。

  看今朝,思未来,根本的、核心的是我们是什么?做了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这自然是以一个组织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功能问题。早在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明确的“信用合作是群众性的资金互助的合作组织,主要是组织农民自己的资金,调剂有无,以解决社员生产上和生活上的资金困难…以活泼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生产。”这是组建、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初衷。2003年12月30日,作为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启动后的全国首家省级联社贵州省联社成立时,时任贵州省省委副书记、省长石秀诗题词:“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贵州农信社深化改革近6年来的实践再次证明,只有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才能找到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根基和方向。2009年9月2日,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到贵州视察,对安顺农村信用社成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在省外设立服务点、派员为农民工提供跟踪服务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一心为农服务的“安顺模式”,“为农民工解决了实际困难,是一件好事、善事、实事,富有创新意义和现实意义。”

  组织存在的意义、价值决定了组织的发展方向。农村信用社按照市场化的运作,走向现代金融企业的治理、完善是时代、社会的需要,也是竞争、发展的需要,但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