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0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伤旧恨

□ 尤 云

  本周各地事故不断,一个个伤亡统计数字背后,是生命的离开或残缺。然而,在“老问题”让人心痛的时候,一些“新事故”的发生,更让我们担惊受怕,心有余悸。

  14日7点30分,广西阳朔发生热气球事故,一个热气球着陆时重重撞击地面,造成燃料管道泄漏并引起燃烧,3人从吊篮跳出。还在燃烧的热气球因重量减轻,又快速反弹升空,剩余4名游客因恐惧而在高空跳出吊篮,坠落地面后当场死亡。

  “熊阿姨、李阿姨,还有小杨,你们3个去墙外捡一下瓶子。”收购站老板田祥健(音)一句命令,断送了3名妇女和一名女童(小杨两岁女儿)的性命。16日16时许,重庆市主城九龙坡区一废品收购站约4米高、10米长的红砖墙全部垮塌,墙下的4人死亡。

  17日下午,贵州省仁怀市三合镇一粮仓在收购粮食时发生垮塌,将在二层装粮的多人掩埋,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

  为什么?当我们又一次提出这样的追问时,在所谓“新事故”背后,发现的是与“老问题”同样的原因:隐患不除,监察不力,责任不清。

  阳朔热气球事故,经初步调查,主要原因是失事热气球超范围飞行。出事热气球及其所有者均未登记备案,应当负起监管责任的“有关部门”没有作为,但目前该由哪个部门承担责任,还在推诿扯皮之中。

  “这墙去年裂口了,缝隙足足有乒乓球宽。”围墙垮塌致死者的丈夫如是说。据查,由于废品堆放高度过高,压力过大,导致下方的一堵围墙发生垮塌的。而“废品的堆放高度应在三四米左右,而他(田老板)码的货物大约有20来米高”的结论,让我们不明白隐患未何能长期存在。

  对于粮仓垮塌,事故原因估计为持续阴雨,砖木结构老房子为1968年修建。但通过与钢板粮仓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的对比,谁都会明白:40年的粮仓早已岌岌可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