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9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前驻马里大使刘立德:
茶叶开启中非建交大门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殖民地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赢得了国家独立。新生的非洲国家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振兴文化教育的艰巨任务。马里是非洲最早独立的国家之一,独立后立即与我国建交。我国政府将马里作为援助的重点国家,在农业方面,首先帮助马里人民扩大水稻生产,兴修水利,同时,试种茶叶和甘蔗。马里气候炎热,高温天气让马里人养成了喝茶的习惯。马里人习惯煮茶,将茶壶里放上半壶茶叶,放在火上煮,煮好喝上3小杯就把剩余的茶倒掉不用了。茶和蔗糖是马里的两大消费品,全部靠进口。马里政府为了减少外汇支出,决定自己种茶和甘蔗。

  种茶和甘蔗都需要适当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技术要求也较高。马里的前宗主国断言马里种不出这两种作物。作为对非洲友邦的援助,中国政府承接了这两个项目。中国是茶叶出口大国,每年向马里出口数千吨茶叶。一个茶叶出口国帮助一个茶叶消费国种茶,这在西方国家是不可想象的。然而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就这样做了。马里领导人和普通老百姓获悉后,无不为之感动。

  我国政府派去了有经验的福建种茶专家,仅花了1年时间就试种成功了。3年后,在马里开采了第一批茶叶。消息传出,马里全国为之振奋。总统凯塔品尝后认为茶叶质量上乘。他还特意让我国专家加工了2筒,派人专程送给好友毛里塔尼亚总统达达赫。凯塔用实物说明中国是可以信赖的朋友。此举促使正在犹豫不决的达达赫总统下决心与中国建交。中毛两国关系发展十分顺利。达达赫总统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主动用自身的经历,说服了5个非洲国家与中国建交。中非友谊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茶叶的种子在异国的土壤生根发芽,中非友谊也在中非人民心里生根发芽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