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8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棉农期望籽棉价格2.8—3.5元/斤

□ 本报记者 吉宝飞

  编者按:距去年新花收购已时隔一年,然后彼时籽棉价格创下近6年来新低的余波仍在棉农心里回荡,这已成为棉农不能言说的痛。今年新棉上市近在咫尺,仿佛小商贩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又响彻耳畔。这吆喝声喊出了新年度籽棉收购价格,开启了棉花企业新年度的生计征程,同时收购价格承载着棉农的增收梦。

  去年棉花收购时期,出现棉农与收购企业长时间对峙僵持局面,棉农的棉价预期大幅落空。今年,棉花采摘在即,收购企业的新棉收购价格如何?棉农的新棉价格预期又如何?棉花市场是否还会出现长期对峙格局?当前形势下,新年度棉花价格的合理价位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棉农、企业、专家等棉花业内各方人士。从本期开始,本版推出 “把脉新年度”系列报道。希望通过传达棉业各界的声音,为棉农、企业判断市场和国家相关部门制订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时光荏苒,光阴在悄悄滑出8月份,驶向2009棉花年度。每当这个时节,也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棉花采摘。籽棉收购价格不仅承担着拉开新年度棉花收购帷幕的角色,更承载着棉农的增收梦。

  9月中旬新棉将大量上市,和去年相比,今年自7月中旬以来的多雨天气,让黄淮地区的棉花质量和产量都多少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安徽,受影响比较重,个别棉区棉花甚至因灾而绝收。这也不断影响着棉农的籽棉上市价格预期心理。

  在距离新棉大量上市的这段时间里,天气变化尤为重要。虽然是否丰收还言时过早,但每个棉农心理已经有了一本清晰的账,籽棉预期价格也早已在心头。

  生产成本下降

  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春播期间农资价格较去年有大幅下降,直接降低了棉农生产成本,对棉农增收算是利好因素之一。虽然今年农资产品价格下降给棉农带来丰收希望,但是,近段时间受阴雨天气影响,目前棉花长势却并不如意。

  棉花生产成本包括农资价格、种子价格、人工成本、土地承包费、拾花费等,其中农资价格是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在棉花生产中,尿素和二铵是使用量最多的化肥,据统计,春播期间,尿素每袋8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降幅在25%—30%;碳铵每袋36—38元,同比降幅15%左右;农膜每斤6.5—7.0元,同比跌幅约5%;农药价格也有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因品种不同而各异,多在5%—10%之间。棉花种子价格降幅为15%—20%。

  在棉花种植中,二铵是使用最多的化肥,亩均使用量在50公斤以上,而今年二铵价格的降幅为42%。同时,为了稳定棉花生产,国家今年加大了棉花良种补贴的政策力度,补贴的面积全覆盖。由上可见,除去人工成本,今年棉花种植成本将较去年大大降低。

  据了解,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近一周都多阴雨天气,受此影响,这些地区棉花黑桃多,质量下降。如果后期这些地区天气仍不好转,棉花质量和产量都将受到影响。

  河北景县安陵乡前张村棉农郭志明说:“我们这阴了半个月,最近几天还下雨,棉花黑桃多。” 7、8月正值棉花花铃期,由于棉花持续的阴雨天气,容易引起蕾铃脱落和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为此,棉农加大了投资和管理,使得棉农投入生产的成本增加。“今年棉农要三五天打一次农药。”山东金乡县天元棉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乔守杰说。

  记者调查发现,与去年比,虽然今年棉花生产成本下降,但是棉花的管理投入大,棉农并没有感觉轻松。

  对比中提升棉农底气

  虽然今年棉花用肥价格下降30%,引领棉花种植成本大幅下降,但从已出售的其他农产品作物价格角度出发,棉农对棉花的预期并不低。而去年国家为了保护棉农利益不断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收储),也给了棉农信心。鉴于上述原因,棉农做出了今年新棉收购价格的预期。

  与去年不一样的是,今年棉农对籽棉收购价格的预测更多取决于当地其他农作物的价格。

  “棉农期望1亩棉花收入1500元,一亩棉花籽棉产量差不多500斤,也就是期望籽棉收购价格在3.0—3.2元/斤。”乔守杰介绍,金乡农民主要以种植棉花和大蒜为生,今年大蒜种了60万亩,棉花种了65万亩,棉花和大蒜通过套种的方式种植。今年大蒜销售价格比去年有大幅增长,去年为0.4—0.5元/斤,而今年为1.3—1.5元/斤。基于此,虽然今年棉花成本比去年下降,但当地棉农对棉花价格预期并没有降低多少,和去年不相上下。据他介绍,今年该地区天气干旱,棉株比去年矮4、5厘米,坐桃比去年多4、5个,整体棉花长势好于去年。

  郭志明预期新棉价格的依据和金乡棉农的一样,因为今年景县玉米销售价格在1.7元/斤,一亩玉米产量为1000斤,产值1700元,并且棉花比玉米费工费时、投入成本高,所以他期望新棉价格在3.5元/斤。

  前不久,郭志明参加了河间市国欣农研会的讲座,讲座预期今年棉花收购价格在3.0元/斤,这让他颇为失望。他认为如果新棉价格在3.0元/斤,就不如种玉米。他说,如果3.0元/斤,明年他们那儿的棉花面积将大幅减少。

  郭志明介绍,今年棉花长势还可以,一亩棉花产五六百斤籽棉不成问题。但同时让他担忧的是,该地区持续了半个月的阴天,棉花黑桃多,影响了棉花产量和质量。棉花烂桃多了,一亩地的棉花收益就要减少,从这方面考虑,3.0元/斤的新棉价格有点低。

  据了解,山东菏泽棉农对新棉价格期盼在3—3.5元/斤之间。棉农表示,如果籽棉收购价高于3元/斤,棉花的亩收入要高于其他农作物,假如低于3元/斤,就不如种植玉米。

  今年安徽棉花受阴雨天气影响比较大,产量下降大,加上棉农因去年收益受损,今年大幅减少棉花种植面积,相对棉花种植成本下降来看,棉农对籽棉价格期望并没降。安徽安庆棉麻公司袁良福介绍,农业部公布安庆今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17.38%,自7月24日以来的连续阴雨,前期长势很好的棉花受到大风肆虐,雨水浸泡,导致产量大幅下降,有的地方甚至绝收。此外,去年国家保护棉农大量收储的举措,也给了棉农坚挺价格的信心。鉴于此,棉农对新棉价格预期在2.8—3.0/斤。

  据了解,安徽毫州预计9月初新花采摘,新棉收购价格预计在2.8-3.0元/斤。河南尉氏新棉采摘时间约在8月中旬,较往年早1周左右;棉农对新棉价格的期望值在3元/斤以上。河北省保定棉农表示,对新花价格的期望值为3.2元/斤。因为植棉成本大幅下降,江苏兴化的棉农不敢对2009年度籽棉价格奢望太高,期望新棉价格在3.00—3.10元/斤。

  或许去年籽棉收购价格低迷在棉农心中留下的烙印仍清晰可见,今年棉农对新棉价格期望并不高,在2.8—3.5元/斤。本月中旬国内棉花将零星上市,对照着棉农心中的新棉价格账本,我们期望,今年棉农增收希望不再落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