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8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界人士寄语北京奥运周年

□ 本报记者 孔令欣

  2009年8月,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一周年,各行各界均以不同形式纪念奥运周年。从8月7日到9日,奥林匹克公园内陆续举办北京奥运会一周年纪念论坛、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北京奥运会一周年纪念主题成果图片展等大型活动,使奥林匹克公园再次出现热烈欢快的景象。

  作为茶叶大国,中国茶业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不仅完成了外国领导人、使节与运动员的接待工作,还通过“徽茶徒步进京”、茶界人士光荣担当火炬手等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茶貌”,宣扬中国茶文化以及中华礼仪,展示东方魅力。

  在奥运纪念这一特殊日子里,茶界人士纷纷献言,藉以表达心怀奥运情结的心得体会。

  作为奥运村中国茶艺室的运营商之一,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于8月7日至9日在北京和天津两地分别举办以“百年奥运圆梦想,中国茶香飘四海”为主题的京津两地奥运周年庆活动,重温奥运辉煌。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茶业协会积极组织奥运服务工作部委托的奥运村中国茶艺室的筹备工作,与张一元、吴裕泰等茶企共同完成了奥运村中国茶艺室的接待任务,为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各国领导、官员、教练、运动员提供优质服务,并通过精湛茶道技艺以及名茶独特品质的展示,将中国茶文化以及中国茶艺表演完好地传扬演绎。其中,“张一元”运动员村中国茶艺室共接待100多个国家的4000余名客人。不少外国元首及国家领导人也亲临茶室。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共举行了180场茶艺表演、150场茶舞表演,给世界各地的来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北京奥运会圆满召开一周年之际,北京、天津两地商务局与以张一元为代表的几十家京津老字号店,共同承办奥运周年庆活动。张一元公司以图片展向京津两地市民讲述张一元服务奥运所做出的一点一滴。与此同时,张一元还在天津地区以图片形式展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技艺,并开展“奥运专用茶”的品尝活动,奥运系列茶包含了服务北京奥运会时的15种特供茶。

  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也于8月8日举行周年庆祝活动。奥运期间,“吴裕泰”媒体村中国茶艺室接待了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800余名媒体记者,美联社、路透社等世界著名媒体记者都到中国茶艺室体味中国茶文化,留下美好印象。

  吴裕泰总经理孙丹威女士说:“经过奥运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知道了中国茶,这一点在吴裕泰茶馆得到充分体现,尤其在奥运过后,吴裕泰接待的外国顾客数量增多,也有不少外商在这里进行洽谈。”

  作为奥运村中国茶艺室的筹备工作的主角,北京市茶业协会段葆兰会长表示,茶文化令中国人引以自豪,这是中国茶人尽心尽力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的动力。

  北京更香茶叶公司总经理朱俐莉女士曾是北京地区奥运火炬手,她一直心存浓厚的奥运情结,她说:“虽然北京奥运会已过去一年,但当时那种热血沸腾的激动心情到现在还深深留在心里,希望我们能把奥运精神延续下去。”借助奥运会契机,北京茶叶销售收益不少。她表示,奥运结束后的这一年里,“更香”有机茶出口量增长了10倍。

  四川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蓉女士是四川宜宾地区茶界唯一的奥运火炬手。时值奥运周年纪念日,她感慨良多,为了不辜负筠连县在奥运时期对她寄予的厚望,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这一年里她带领企业精心开发研制出新产品——筠连红茶,并全力打通由华东南向华北的销售渠道,使企业实力得到阶段性的提升。

  在各界喜庆奥运周年的日子里,不少专业人士也对后奥运年深入反思。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茶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中国茶业迈向国际市场仍存在诸多障碍,中国茶叶缺乏核心品牌,行业还需加强自身努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