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9日—30日,由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杂志社主办,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暨全国百佳农资希望小学奠基仪式”在四川德阳隆重举行。论坛以“承载社会责任,创新企业文化”为主题,积极探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形态,探讨如何在新时期打造特有的农资行业企业文化。29日晚,四川省农资集团在德阳举办了“感恩在心、答谢于行”感恩晚会,借此机会表达对全国农资行业同仁对四川人民无敌帮助的感激之情。30日上午,与会领导与嘉宾前往中江县杰兴镇中心学校,为“全国百佳农资希望小学”培土奠基,为灾区的孩子送去温暖与问候,并在下午参观了绵竹市汉旺镇地震遗址。
发展之源 文化为先
6月29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暨全国百佳农资希望小学奠基仪式”在德阳旌湖畔拉开帷幕。
企业文化可以塑造企业形象、创新经营理念,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企业生命力的新鲜源泉,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在企业发展中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论坛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监事会原副主任林乃基强调农资企业“应该明确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内力的客观形成”。他提出“精神力量时刻左右着经营生产体系的方方面面,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他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同,参会嘉宾一致认为“企业文化正在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企业文化是农资行业大发展的力量源泉。”
四川省农资集团长期以来提倡的“大农资”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在行业中独树一帜。四川农资集团董事长李震向参会代表介绍了川农企业上善若水的文化本源,并以自身企业的发展历程,诠释了文化本源深刻意义。同时,他指出,川农集团长期以来致力于自身企业文化建设自我完善。然而川农的社会责任绝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农资商品流动的表面,更应赋予更深的内涵。
玖源集团麦子逊的观点与川农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他认为,企业文化应立足行业大发展的目标,而不是局限于企业的小发展。这种“文化行业论”的观点得到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年鉴编辑部主任、商干院研发部主任、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学术部副主任施祖军教授的高度赞同,他提出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向行业的大方向迈进,要站在整体的行业思维的角度去考虑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应该有行业的特点,有行业统一的价值观。
中国文化研究会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王超逸则更深入提出,企业文化建设是自觉的,需要保持自身特点,把主流文化变成强势文化。企业文化的体系和制度建设和行为建设应密切结合,并且通过社会责任建设传播她的价值观。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应实现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相结合,与员工相结合,落地深植成为一种习惯。
与会人士纷纷表示,本次论坛不仅是农资同行之间在企业文化建设一次全面、集中的展示,也对农资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先知 感恩于行
感恩文化中国古已有之,此次论坛,再一次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6月29日晚,四川省农资公司的感恩答谢活动使给此次论坛具有了更特殊的意义。四川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感恩于心,答谢于行”为主题的活动,以感谢“5·12”大地震以来全国农资企业对四川人民的无私援助。精彩而饱含深情的节目演出,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带着人们一起回忆地震以来的艰难伤感历程。
晚会现场,四川省农资集团的员工将美丽的鲜花献给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代表,表现了四川人民的感恩之心。四川农资集团常务副总裁张蓉鸣表示:“我们永远感恩,在灾区人民最困苦无助的时候,全国农资人发扬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是大家纷纷伸出的援助之手捐款捐物,用温情和行动谱写了感天动地的生命颂歌。”
四川电视台的两位主持人朗诵了中华合作时报首席记者阴剑锋为“5·12”汶川地震纪念特刊发表的《你是我永远的牵挂》,惆怅伤怀的诗句与感人肺腑的朗诵激情碰撞,触动了在场所有企业人士的社会责任感和悲悯之心。
四川农资集团公司员工曾宁一曲深情的《感恩》歌曲,将晚会现场推入高潮。据了解,每年川农都要搞几次很大的活动,公司领导包括董事长、总裁也要上台表演节目。这是企业领导与员工深层接触的很好机会,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让员工有一种归属感和光荣感,为企业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
出席晚宴的领导与嘉宾纷纷表示,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此举,展示了大灾之后川农集团“压不垮”的精神风貌。从晚会中大家可以感觉到一种温暖的凝聚
“感恩于心,答谢于行”感恩意识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报恩意识,更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社会责任意识。川农集团投桃报李的感恩精神是企业文化物化的表现形式,也为其企业文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文化担当 责任无限
2009年6月30日上午,全国百佳农资希望小学得以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杰兴镇中心学校奠基。刚进校园,就看到空中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孩子们列成整齐的队伍,演奏着铿锵的鼓乐,迎接各位领导与嘉宾的到来,并为他们敬献了鲜艳的红领巾。中华合作时报社特别为孩子们带来了文具盒、铅笔等学习用品。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孩子们也将感激之情融于稚嫩的画作之中,送给了帮助他们的中国农资人。
作为这次全国百佳农资希望小学捐建活动的发起者之一,中华合作时报社付出了很大努力。奠基仪式上,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杨建平强调这次活动是所有农资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它承载着所有农资人对于灾区深沉的社会责任。它凝聚着全国百佳农资经销商炽热的爱心,也是农资人勇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次集中体现。
想象着不久的将来,这里就会有一栋新的教学楼建起,孩子们会在更加安全更加好的条件下学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汪敏女士特别感谢此次中国农资人的爱心善举。同时她也希望孩子们尽快走出悲伤、克服困难,乐观积极、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希望小学在中江县杰兴镇中心学校奠基,使中国农资人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变得触手可及。”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占海先生高度评价了今天的活动。中国农资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优秀的中国农资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的公益理念与企业文化。
这次全国百佳农资希望小学在中江奠基,是农资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农资人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实步伐,中国农资人还需要贡献更多的爱心与力量,继续建设与传承优秀企业文化。
奠基仪式结束后的下午,会议代表们乘车来到了四川绵竹汉旺镇参观地震遗址。悬挂的钢筋、倾倒的楼梯、损毁的房屋……当代表们正穿行在这个如今已是满目疮痍的工业重镇时,大地忽然抖动,楼房发出响声,剥落的水泥块啪啪地摔在地上。随行的汉旺镇供销职工说:“不用怕。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已经经历了一万余次余震。现在我们都快成地震专家了。”面对着一片废墟,亲身经历了一场5.0级余震的代表们,心情沉重,但也为四川人民“坚定、坚强、坚忍不拔,敢想、敢拼、敢为人先”的精神所感动。
6月30日,第二届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暨全国百佳农资希望小学奠基仪式圆满结束,与会嘉宾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本次论坛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农资企业文化研究和交流的盛会,也是一个优秀农资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研究成果的展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