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翻滚,麦香袭人,又到了小麦收获的季节。往年一到麦收时节,就是农民最忙的时候。然而对于河北省黄骅市羊二庄回族镇东湾村及其周边村庄的许多农民来说,今年的麦收,他们却过得格外轻松,不用再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刀割场打。而这都要归功于村里的“田保姆”——今年刚刚成立的丰乐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王春亮高兴地说:“一台收割机能顶几十个壮小伙,有了合作社,咱庄稼人今后收麦不犯愁、种地不动手了。”
在东湾村的一处麦地里,丰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孙从胜正驾驶着一台崭新的春雨牌“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虽然连续多天作业很累,但孙从胜却精气神十足。他告诉记者,自进入麦收后,农户找他预约收割小麦的电话就响个不停。除了前两天下雨耽误两天时间,他每天都要干十七八个小时,一天能收割小麦100多亩,预计到麦收结束,可帮助当地农民收割小麦近1000亩。
孙从胜说,东湾村是一个典型的以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为主的农业大村。由于传统农业种植效益相对较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妇女和老人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部分农田出现了撂荒现象。鉴于此,他萌发了一个想法:组建机耕服务型专业合作社,改变传统的“家家户户搞小生产”的模式,提高土地单产种植效益。
今年3月份,孙从胜在黄骅市工商局注册成立了黄骅市农机耕作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作社建立了理
事会、监事会,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二次返利利益分配机制和民主议事制度,并为入社社员建立了社员台账。在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补贴的基础上,合作社5名股东以集资入股的方式筹集20多万元,购买了联合收割机、90大型拖拉机、旋耕机、四铧犁、播种机、玉米剥皮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并专门培训了农机手,为农作物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打药”的一条龙式农机作业服务,可解决当地近2000亩土地的统一耕种问题,提高农业种植效益和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
丰乐种植专业合作社受到了东湾村及周边村庄村民的欢迎,成为农民麦收的得力助手。村民任淑荣说,她丈夫在塘沽上班,麦收期间如果回家收麦要扣工资和奖金,所以麦收期间很少回来,往年都要靠亲戚朋友帮忙,从收割到轧完场,至少需要五六天的时间。她家今年种了10亩小麦,用丰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联合收割机,两个小时就把麦粒拉到家了,虽然一亩地多花三四十元机械费,但省时、省心,又不耽误家人挣钱,算起来还是挺划算。
丰乐种植专业合作社虽然仅仅成立了3个月,但已带动了300多农户。合作社初期的成功运转让孙从胜有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合作社的“底气”,他也有了更长远的打算:“我准备申请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把黄骅本地的联合收割机组织起来跨地区作业。这样就可以根据农作物成熟时间不同,从南往北收割,让农机发挥最大效益。” (李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