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在雨后花艳,春光满目的时节,我扑进了青山绿水的怀抱,走进了徽州富溪乡的茶园,踏进了黄山毛峰茶的制作车间……是茶乡访茶还是茶山问茶,是殷殷茶情还是绵绵茶缘,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踏上这山间小路的第一脚起,我就有一种感觉,今天的心情格外好!
微雨滋润着花草树木,滋润着在大自然中长养的茶,也滋润着红尘中的我;屹立在苍翠吐芳的茶园里,凝神闭目,静静地倾听着春风微雨摩挲茶树枝叶的声音,竟是那样地柔美,如窃窃细语,特别清锐,特别亲昵……而这春日微雨中茶香四溢的富溪山水告诉我:有着一百三十余年历史的黄山毛峰茶,吸黄山日月之精华,纳漕溪泉水之灵气,不仅哺育了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茶人,也演绎了一卷饱含艰辛而又值得骄傲的茶史故事。而黄山毛峰茶的灵性也正体现在这里,比起择水而居的人类,她们更会选择适宜生长的地方……得好山好水之独特生态环境,才有了清香、甘甜、味醇的好茶;想来,漕溪人是有福气的。试想一下,把修炼了千万年的黄山神韵,用生生不息的泉水冲泡,将瑞草嘉木四时清新的香气,天天饮到五脏六腑里去,这是怎样的人间滋味,又是怎样的人生享受。真可谓:“不是黄山毛峰好,此生何必住富溪?”
微雨滋润着空气,涤荡着红尘,也过滤着人的心胸,仿佛有一种洒然清脱之气,一丝丝一缕缕,氤氤氲氲地在空气中飘荡、弥漫,一时间竟平添了许多韵味,使人感到一股通脱之气,脉脉地溢出。而这春日茶乡的微雨,过滤了红尘、平静了亢奋,沉淀了浊思,消退了烦恼,排除了忧虑,又使人进入一种恬然的境界。如此感受,潜入心灵深处,足可以给生命以哺养与呵护,足可以颐养性情、抚慰灵魂。于是,我愿自己是茶树上的一脉叶片,在生命的微雨中同漫山遍野的茶树叶守护彼此的默契,相互倾诉也相互倾听,彼此慰藉且共同奉献。
茶是什么?茶是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人类最喜爱的植物饮料;茶是生长在青山翠谷中的嘉木灵草;茶是红尘世界里的圣物、雅物。茶被赋予高洁、清雅、脱俗的品格,是因为人们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明心见性”的美好意境,而这种意境不仅是要用口舌去品,更是要用心、动神地去品。品饮时还要身无晦浊之气,心无鄙俗之念,清虚恬淡,和寂泰然。在随缘任化,洗尽种种俗念与矫饰地返璞归真中得到一种恬静和通达的心境。所以,我爱茶,我爱黄山毛峰茶宛如雀舌般的灵韵挺秀;爱她颜如象牙与鱼叶似的金黄色泽;爱她在水中春兰破晓、嫩笋争阳,直教人忆起“从来佳茗似佳人”的美好诗句……我还爱黄山毛峰茶叶的匀齐柔嫩、袅娜纤巧,在升腾的雾气中沉沉浮浮,继而碧染杯底,漫出满月春光、溢出沁脾的幽香,直让人品味出“入出无处不飞翠,黄山毛峰百里醉”的甘醇甜美……黄山毛峰茶那特有的香气从心脾直透全身毛孔,无一不感到舒畅。倘若静下心来再轻啜一口,认真回味黄山毛峰茶特有的甘醇鲜爽时,纵使身外有喧嚣红尘,然凡心顿消,万虑尽除,莞尔心中豁然开朗。而这份清静中的淡泊,这份幽雅中的顿悟,想来应该是红尘岁月里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丽。
“走壁穿崖漕溪水,通仙破闷谢公茶”。茶是解渴释燥的佳物,茶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手段。当然,善品饮者就比喝茶者更讲究了,这种讲究,有方法技巧的掌握,有情感礼仪的寄托,更有人生哲理的参悟。我们品的是茶,喝的是境界,饮的则是茶中蕴含的玄机和智慧,古人称之为“茶道”。
品茶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熏陶。这种超越了物质需求的精神升华,可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人生感悟。儒者品茶,在儒雅心境中品出了淡淡的中和之气;道者品茶,在一种无为之中品出了悠远的玄机;禅者品茶,在一片泰然之下顿悟出了生命的真谛,参透了身心自然。所以,茶即儒,茶即道,茶即禅。也正是因此,茶具有淡泊功利、净化心灵的美好品格。它令人沉淀思想,过滤铅华,更让品茶者拥有超越世俗的佳境……所以说,品茶不仅仅是品一种景致,也是品一种情致。这一簇簇茶树,一片片黄山毛峰茶,同样可以玩味,可以解读,亦可以悟道。
茶乡之行使我在甘美醇厚的茶香中,心境趋于平和,也使我的情感得到了净化……“好雨用以洗尘,好茶用以涤烦”,倘若天天品饮这“通仙破闷”的黄山毛峰茶,那怡情悦性之乐,心旷神怡之美,是远远胜于声色犬马之悦。如果再用心品赏、静心接纳,那心底的爱耶、忧耶、烦耶便都有了倾诉释散之处。抚慰就在其中,快乐就在其中,幸福也就在其中了……
遥看茶园,寓目青绿,身触微雨,神驰八极。在无声的微雨带来的缠绵情意里,我深切地体会了闲适之乐,也真正地享受了宁静纯真。我欣喜地得到了一个好的心境,也对这里留下了于茶园、于茶叶的眷念之情……苦涩回甘的茶,委实如绵长的人生之路,回味着从艰难足迹中寻觅的人生哲理。想来,悠悠红尘,有微雨滋润,心泉便不会干涸。漫漫人生,有好茶清心,生活将更加美好!